照片拍摄技巧及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照片的质感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专业摄影师拍出来就是大片,而你拍的总差点意思?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正午的硬光会在人脸投下难看的阴影,这时候可以让人物站在树荫下,用树叶过滤光线形成柔和的斑驳效果,逆光拍摄时,如果直接对焦主体会变成剪影,这时要手动提高曝光补偿,或者用反光板给面部补光,晨昏时分的"黄金一小时"能赋予照片电影般的色调,而阴天则是拍人像最保险的天气。
三分法不是万能公式
教科书总强调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但死板遵循这个规则会让照片失去活力,尝试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给天空留出更多呼吸空间;拍摄奔跑的宠物时,故意在运动方向多留空白,能强化动感,遇到对称的建筑或倒影时,大胆把主体放在正中,反而能营造庄严感,关键要思考:这个画面想传递什么情绪?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但必须先熟练掌握规则。
前景比背景更重要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只关注远处风景,却忽略了眼前的杂乱,在洱海边拍民宿时,捡几块鹅卵石摆在镜头前,虚化后就成了天然画框;拍秋景时让一片枫叶贴近镜头,朦胧的红色色块瞬间提升层次感,试着蹲下来用野花当前景,或是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拍摄,这些"遮挡物"反而能制造故事性,下次拍摄前,不妨先摸摸自己站的位置三米内有什么可用元素。
留白是高级的构图语言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摄影同理,拍雪景时故意保留大面积的纯白,反而能突出人物的孤寂感;给静物特写时,单一颜色的背景墙能让观者注意力集中在器物纹理上,注意留白不等于空白——天空要有云层渐变,纯色背景要保留细微质感,遇到复杂的场景,不妨后退三步思考:哪些元素可以删减?有时候手机镜头擦得太干净,反倒失去了呼吸感。


 Bird飞鸟翔
 Bird飞鸟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