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丛中如何摆出舒展的肢体语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模特置身芦苇荡,最怕肢体僵硬得像根插在地里的木桩,试着让手臂自然垂落,指尖轻抚芦苇穗,仿佛在拨动竖琴琴弦,很多人习惯性叉腰或抱臂,反而破坏了场景的流动感,可以单腿微微屈膝,重心偏移形成S形曲线,衣角被风吹起的瞬间抓拍,画面会突然有了呼吸感,芦苇是柔软的背景,你的身体也要学会和它对话。
逆光拍摄时怎样控制芦苇的毛边光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午四点的逆光能让芦苇穗边缘泛起金芒,但新手常拍出要么过曝成白色剪纸,要么暗部死黑一片,这时要像煮粥调小火候般控制曝光补偿:先对着模特面部点测光,再降低0.7档曝光保留高光细节,有个小技巧,让模特稍微挡住部分太阳,从发丝间隙透出的星芒光会勾勒出芦苇的轮廓,若发现毛边光晕太刺眼,摘片芦苇叶挡在镜头前,能自然柔化强光。
怎样用芦苇当前景制造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接站在芦苇前拍照容易显得平面化,就像把人物贴在背景纸上,选两三株较高的芦苇贴近镜头,让它虚化成朦胧的色块,突然画面就有了纵深感,注意前景芦苇不能太多,否则会像铁栅栏把人框住,有个反常识的操作:让模特蹲下,从芦苇根部仰拍,逆光中半透明的茎叶会形成天然画框,天空和人物的比例刚好形成三分构图。
起风时如何把握动态拍摄时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芦苇最动人的就是随风摇曳的韵律,但等风来的时候别急着按快门,观察芦苇摆动的节奏,像等待海浪退回的瞬间——当芦苇穗朝一侧弯到最大角度时,按下连拍,这时候模特的发丝和衣摆也处于自然飘动状态,整个画面会有统一的动态方向,如果风太大,可以让模特用手轻轻稳住几根芦苇作前景,既控制乱晃的干扰,又增加了互动感。
阴天怎样拍出芦苇的质感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有阳光加持时,芦苇丛容易变成灰绿色的模糊团块,这时候要像考古学家清理文物那样突出纹理:换上中长焦镜头,对准芦苇穗局部对焦,让背景完全虚化,穿深色衣服的模特站在两米外,用芦苇茎杆的竖线条切割画面,阴天的漫反射光其实是优势,能拍出绒毛分明的特写,后期适当增加清晰度和纹理滑块,比晴天更易表现植物纤维的肌理。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