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档位字母代表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P档是程序自动曝光的平衡模式
当新手第一次看到模式转盘上的"P"字母,可能会疑惑它和全自动模式有什么区别,P档(Program AE)是相机帮你决定光圈和快门组合的半自动模式,比如在街头抓拍时,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匹配F5.6和1/250秒的参数,但允许你手动调整ISO或曝光补偿,这就像餐厅的套餐——厨师帮你搭配主菜和甜点,但你可以要求少放盐或加辣。
A/Av档通过光圈控制画面虚实
专业摄影师钟爱的A档(Aperture Priority)可不是随便选的,这个模式下,你手动设定光圈值,相机会自动计算快门速度,想要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把光圈开到F1.8,相机可能给出1/1000秒的快门;换成F16拍风光时,快门就会自动降到1/30秒,记得有次拍摄樱花,用F2.8光圈让远处的人群变成彩色光斑,这就是光圈优先的魔力,不过要注意,当光线不足时,相机可能会给出安全快门之外的低速,这时候需要提高ISO来补救。
S/Tv档让快门速度决定动态表现
运动摄影爱好者离不开S档(Shutter Priority,尼康称Tv档),你可以直接指定1/1000秒冻结飞鸟翅膀,相机会自动缩小光圈到F8;若改成1/30秒拍摄流水,光圈就会自动收至F22,但这里有个技术矛盾:在傍晚用1/500秒拍足球赛时,相机可能提示"LO"警告——因为最大光圈也无法满足曝光,这时要么牺牲画质提高ISO,要么接受些许模糊降低快门速度。
M档像手动挡汽车需要精准操控
全手动模式(M档)就像开手动挡汽车,离合器(光圈)、油门(快门)、档位(ISO)都要自己控制,拍摄星空时需要F2.8+30秒+ISO3200的组合,而正午强光下的慢门流水则要F22+ND滤镜+ISO100,有次在溶洞拍摄,自动模式总把钟乳石拍成灰雾,改用M档后,通过试拍调整到F4+8秒+ISO800才还原出岩石的质感,记住查看曝光标尺,它就像汽车仪表盘,告诉你当前参数是欠曝还是过曝。
B档把时间交给创作者掌控
超过30秒的曝光就需要启用B门(Bulb),这个模式下,快门按钮按下时开始曝光,松开才结束,拍摄烟花时,我常配合快门线使用:第一次绽放时按下,第三次绽放后松开,这样能在单张照片里叠加多个烟花轨迹,但要注意噪点问题——就像煮汤时火候太久会糊底,超过2分钟的曝光即使ISO100也会产生热噪,这时候需要开启相机的"长曝光降噪"功能。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