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怎么拍风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先理解光线和天气的关系
很多人举着手机对着风景就按快门,结果拍出来的照片要么死白一片,要么黑漆漆的,问题出在哪?光线就像炒菜的火候——正午的太阳像大火爆炒,容易过曝;清晨黄昏的光线则是文火慢炖,层次更细腻,试试在日出后一小时或日落前一小时拍摄,这时候的斜射光能让山峦的轮廓像被金边勾过一样,如果遇到阴天,别急着收手机,漫射光反而适合拍瀑布或森林,细节会比晴天更柔和。
构图决定了照片会不会被左滑跳过
为什么同样的景点,别人拍的像明信片,你拍的像随手截图?关键在构图,记住三分法不是铁律,但能救命——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上下1/3处,比居中死板得多,遇到水面时,试试把手机倒过来贴近水面拍,倒影会形成对称构图,遇到成排的树木或栏杆,让它们形成引导线指向远方,观众的视线自然就被带到风景深处,别让电线杆从人头顶"长"出来,这种低级错误现在连大爷大妈发朋友圈都会避开了。
专业模式不是摆设但要会用
看到手机相机里的"专业模式"就头大?其实只需要调两个参数:ISO和快门速度,ISO像收音机音量,调太高(如800以上)照片就会充满噪点,像老电视的雪花屏,白天尽量保持在50-100,快门速度则像眨眼的快慢——拍流水用1/4秒能拉出丝绸感,但必须用三脚架或靠在石头上;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别低于1/100秒,否则照片会像隔夜油条一样发虚,HDR功能慎用,过度处理会让云层像抠图贴上去的。
后期修图不是造假是补妆
直接发原图就像不梳头就出门,但美颜滤镜开太重又像画了京剧脸谱,用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就够了:拉高"阴影"让暗部细节显出来,就像拉开窗帘;降低"高光"能找回过曝云层的纹理,但别超过-30,否则天空会发灰,色温往蓝色调2-3度,整个画面立刻通透得像刚擦过的玻璃,记住风景照的饱和度宁低勿高,否则青山绿水会变成塑料玩具的既视感,最后放大检查边缘,畸变严重的建筑线条可以用透视工具悄悄拉直。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