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器材

成都新镜头培训怎样,成都新镜头培训效果如何?

成都新镜头培训怎样如何选择适合的镜头焦段新手常纠结该买35mm还是50mm定焦,其实就像选鞋子——逛街穿板鞋,爬山得换登山靴,上周在宽窄巷子拍摄时,我用24-7…

成都新镜头培训怎样

成都新镜头培训怎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选择适合的镜头焦段

新手常纠结该买35mm还是50mm定焦,其实就像选鞋子——逛街穿板鞋,爬山得换登山靴,上周在宽窄巷子拍摄时,我用24-70mm变焦镜头,24mm端能囊括青砖灰瓦的全景,70mm端则能捕捉茶馆里老人脸上的皱纹,建议第一支镜头选覆盖常用焦段的变焦头,等熟悉自己偏好后再添置定焦。

大光圈不是万能的解药

看到f/1.4的虚化效果就心动?且慢,上周培训学员在锦里用85mm f/1.4拍糖画艺人,结果发现对焦稍有不慎,艺人手里的糖勺就会脱离景深范围,反倒是收两档光圈到f/2.8,既保留背景朦胧感,又确保主体清晰,就像吃火锅,全红汤底未必最好,有时鸳鸯锅反而更均衡。

长焦镜头能压缩空间感

在人民公园拍鹤鸣茶社,200mm长焦让竹椅茶客与后方建筑产生奇妙的"贴脸"效果,这是肉眼观察不到的视觉魔术,但要注意,长焦就像望远镜,需要足够稳定的支撑,有学员手持拍摄导致画面模糊,后来改用三脚架,立刻拍出茶碗里漂浮的茉莉花特写。

微距镜头需要特殊布光技巧

拍春熙路橱窗里的蜀绣作品时,普通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往往不够,换上100mm微距镜头后,丝线的光泽度反而成了难题——强光会过曝,弱光又显脏,后来我们采用环形灯从侧面补光,就像牙医用的无影灯,终于拍出丝线分毫毕现的质感,微距世界里,1厘米的位移相当于常规拍摄的1米调整。

广角镜头要控制畸变

用16mm广角拍天府广场,两侧建筑会出现夸张的倾斜,这就像用鱼眼自拍时变形的鼻尖,需要主动规避,后来我们让学员尝试三点站位:主体居中,拍摄者蹲低,相机保持水平,结果画面既保留广阔视野,又避免建筑"弯腰"的尴尬,下次遇到类似场景,不妨试试把重要元素放在画面中央三分区域。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