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选择决定画面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座山早上拍像镀了金,中午却像褪色卡片?关键在于光线角度,清晨的侧光能让山脊拉出细长的影子,岩石纹理像被雕刻刀划过;而正午顶光像给场景盖了层白纱,画面扁平得像煎饼,有次在黄山等日落,云海突然被染成橘红色——这种"魔术时刻"(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的光线带着37度温水般的温柔,连新手都能拍出层次感,宁愿少睡懒觉,也别错过这转瞬即逝的舞台灯光。
构图平衡需要视觉锚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眼前是整片油菜花田时,很多人会犯"贪多症",结果照片像打翻的调色盘,试着在画面1/3处放棵歪脖子树,或者让蜿蜒的田埂充当引导线,去年在青海湖,我蹲了二十分钟等两只黑颈鹤走进取景框右侧——它们成了打破湖面单调的"活体标点符号",就像炒菜得放盐,再壮观的风景也需要焦点来提味,否则观众眼球会像没头苍蝇乱转。
景深控制如同烹饪火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网上那些前景清晰到能数清露珠、远景却雾化如仙境的作品?秘密在光圈和超焦距,用f/16小光圈拍溪流,每颗水花都清晰得能当验钞机,但会失去动感,换成f/4配合ND滤镜,水流立刻变成丝绸,这就像炖汤,大火收汁和小火慢煲效果截然不同,上次在九寨沟,我故意让近景红叶虚化成色块,反而突出了远处雪峰的锐利,这种虚实对比比全程清晰更有嚼劲。
天气意外造就独特素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预警让99%的摄影师收脚架,但剩下1%能拍到闪电劈开乌云的神迹,雾天能简化杂乱背景,让孤树变成水墨画;沙尘暴里拍日落,光线会像透过威士忌酒杯般琥珀化,三月份在元阳梯田遭遇大雾,原本沮丧时发现水面的雾气形成了"天空之镜",与其抱怨坏天气,不如学调酒师——糟糕的原材料?那就调杯创意特饮,自然没有废片,只有还没觉醒的观察力。
器材准备要像急诊医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拍银河时才发现三脚架云台螺丝滑丝吗?这种悲剧堪比手术时找不到止血钳,我的摄影包常备:备用电池(比钱包重要)、镜头笔(比纸巾靠谱)、塑料袋(突然下雨能当相机雨衣),在冰岛拍极光那次,零下20度让相机比老人关节还迟钝,但贴了暖宝宝的设备像打了鸡血,别学那些只带顶级机身却忘存储卡的"器材党",真正的战士连鞋带松了都算战前检查项目。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