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器材

相机拍摄三要素,掌握相机拍摄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的核心技巧

光圈决定画面的虚实层次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大小,比如拍摄人像时,将光圈开到f/1.8,背景的树影会融化成…

光圈决定画面的虚实层次

光圈决定画面的虚实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大小,比如拍摄人像时,将光圈开到f/1.8,背景的树影会融化成色块,人物睫毛却根根分明;而拍摄风光时收缩到f/11,前景的野花和远山都能保持锐利,这就像人眼聚焦——盯着近处看时,远处自然变模糊,但要注意,大光圈在弱光下虽能提升进光量,边缘画质却会下降,就像眯着眼看灯时总有些眩光。

快门速度凝固或拖拽时间

快门速度凝固或拖拽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飞鸟的翅膀该如何拍出锐利形态?用1/2000秒的快门,它能将蜂鸟振翅的瞬间"冻"住,如同按下时间的暂停键,但若拍摄溪流时改用1/4秒,水流会变成丝绸般的雾状——这种矛盾的选择就像炒菜时把握火候:爆炒要猛火快翻,煲汤却需文火慢炖,实践中,手持拍摄建议不低于焦距倒数(如50mm镜头用1/50秒),否则画面容易像隔夜油条般软塌塌的。

ISO是画质的隐形操盘手

ISO是画质的隐形操盘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的咖啡馆里不开闪光灯怎么拍?提高ISO确实能提亮画面,但代价就像给老唱片强行放大音量——噪点便是那些"沙沙"杂音,现代相机ISO1600内尚算干净,但超过6400后,暗部会出现彩色噪斑,如同劣质毛衣起的毛球,有个折中办法:优先用光圈和快门获取正确曝光,把ISO当作最后一张底牌,就像煮泡面时,加蛋青菜是正道,狂放调料包终究落了下乘。

三者联动如同烹饪火候

三者联动如同烹饪火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模式要同时调整三个参数?假设拍摄夜间的车流轨迹:首先用f/8保证景深,接着设定2秒快门让车灯拉出长线,此时ISO必须降到100避免过曝,这就像煲老火汤——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煨,中途再加冷水就会破坏平衡,当调整任一参数时,另外两个总要跟着"找平衡":开大光圈就得加快快门,提升ISO就可能缩小光圈,如同跷跷板两端的动态博弈。

(全文598字)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