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摄影师资格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参数设置决定拍摄成败
很多人拿到相机就急着按快门,结果发现照片不是过曝就是模糊,广州老城区骑楼的拍摄最能说明问题——当阳光透过满洲窗投射在青砖上时,如果只用自动模式,高光部分会丢失细节,建议将ISO控制在200-400,快门速度不低于1/125秒,遇到强烈对比场景时启用曝光补偿减0.7档,就像煲老火汤要控制火候,参数调节也需要反复尝试。
构图法则需要灵活运用
珠江新城的现代建筑群是检验构图能力的考场,三分法虽经典,但拍摄广州塔时若死守规则,反而会让画面失去张力,有经验的摄影师会故意将塔尖抵住画面上缘,利用广角镜头产生的透视变形强化视觉冲击,这好比粤菜烹饪,菜谱是基础,但真正的好厨师懂得根据食材调整火候,遇到传统西关大屋时,对称构图反而比三分法更能体现岭南建筑的庄重感。
光线运用考验实战经验
沙面岛的欧式建筑在雨天反而更出片,湿润的麻石路面会形成天然反光板,这时用70-200mm长焦镜头压缩空间,能拍出油画般的质感,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等到完全放晴才出门,其实阴雨天的漫射光更适合表现陈家祠的木雕细节,就像早茶点心要趁热吃,好光线往往出现在天气变化的瞬间,摄影师必须像等虾饺出炉那样保持耐心。
后期处理要把握分寸
上下九步行街的霓虹灯招牌原片往往色彩溢出,但过度降饱和又会失去市井气息,建议在ACR中单独调整红色和洋红色通道,保留灯笼的喜庆感而不刺眼,有次帮客户修荔湾湖的荷花,发现高光压得太狠反而像假花,这让人想起肠粉的米浆浓度——太稠影响口感,太稀又不成形,分寸感才是关键,合格的后期应该像粤式清蒸鱼,既要去除腥味,又不能掩盖食材本味。


 FireflyDance
 FireflyDan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