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透气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着像被硬塞进画框?试试把主体放在横竖三等分的交叉点上,拍摄落日时,将地平线压在下1/3线,天空占2/3,云霞立刻有了呼吸感,手机九宫格线就是为此设计的——但别死板到让电线杆必须卡在交叉点,稍微偏移反而更生动,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但得先学会规则。
引导线构图会偷走观众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路、河流、甚至超市货架的透视线条,都是天然的视线陷阱,去年在古镇拍廊桥,故意让木质栏杆的曲线引向远处打伞的行人,观众的眼光就像坐滑梯一样溜到焦点,不过要当心“线头打架”,曾有个学员把引导线和前景树枝叠在一起,结果观众眼神像无头苍蝇乱撞。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装上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窗框、拱门、树叶间隙,这些天然框架比后期加白边高明多了,上个月拍故宫角楼,特意等到柳枝垂到合适长度,用枝条做前景框,红墙金顶顿时像被装进琉璃匣子,但别贪心——有次见人硬把三处门框叠进同一画面,活像俄罗斯套娃开会。
对称构图能治强迫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影、双塔、教堂长廊,对称美让人莫名舒适,拍水乡时专门等到无风时刻,让白墙黛瓦和倒影严丝合缝,但绝对对称容易呆板,后来故意让渔船偏离中线几度,画面突然有了心跳,对称是手段不是目的,就像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稍微挑出几丝才生动。
负空间构图玩的是留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天空、水面、雪地,看似浪费像素,实则是高级的情绪容器,给朋友拍肖像时,让他偏居右下角,左上方留出整片灰云,孤独感自己会说话,不过留白不是偷懒,有次见人用雾霾充数,那叫真·空白。
构图形式像炒菜用的调料罐,单用味精齁嗓子,全撒进去变黑暗料理,昨天看新手把三分法、引导线、框架式全塞进一张图,活像穿了三件透视装,好照片通常只用一两种构图打底,其他手法当胡椒粉轻轻抖两下——毕竟咱们是拍照,不是搞构图博览会。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