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和小光圈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进光量
当你拧动镜头上的光圈环,会发现光圈叶片开合程度明显变化,大光圈(如f/1.8)时叶片张开幅度大,单位时间内进入相机的光线更多,就像把水龙头开到最大;而小光圈(如f/16)则像拧紧的水龙头,光线只能通过狭窄的缝隙进入,这解释了为什么夜景拍摄常开大光圈——在昏暗环境中,更多光线意味着更快的快门速度,能有效避免手抖导致的模糊。
景深效果是光圈的核心差异
为什么专业人像摄影师总爱用f/2.8以下的大光圈?因为当光圈开到f/1.4时,人物眼睛清晰但耳环已经虚化,这种"刀锐奶化"的层次感能突出主体,反观风光摄影,摄影师往往选择f/8-f/16的小光圈,让前景的野花和远山都保持清晰,有次拍摄集体照时误用f/1.8,结果后排人脸全部糊成色块,这个教训说明小光圈对多平面主体更可靠。
衍射现象制约小光圈画质
你可能发现用f/22拍摄时,照片反而没有f/8锐利,这是因为光线通过极小的光圈孔时会发生衍射,就像用力捏住水管导致水流散射,现代相机传感器像素密度越来越高,衍射临界值通常在f/11左右,某次拍摄建筑细节时,固执地用f/32追求全景深,结果成片像蒙了层薄雾——这就是忽视衍射规律的代价。
光圈选择需要平衡多重因素
拍摄飞鸟时面临典型矛盾:既需要f/6.3以上的快门速度凝固动作,又希望背景树林适当虚化,此时f/4可能是折中选择,既能保证1/2000秒的快门,又不会让背景杂乱无章,就像炒菜掌握火候,最大光圈未必总是最优解,记得拍摄美食特写时,f/2.8会让餐盘边缘虚化过度,调到f/5.6后,食物整体质感反而更诱人。
理解光圈差异的关键在于实践,下次拍摄时可以尝试固定ISO,用不同光圈拍同一场景,对比画面亮度、景深和画质的变化,这种直观体验比死记参数更有价值,毕竟摄影是光的艺术,而光圈就是控制光的闸门。


 Grace优雅风
 Grace优雅风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