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如何塑造画面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的侧光像一把软毛刷,轻轻扫过老建筑的砖墙时,那些斑驳的裂痕突然开始讲故事,许多新手会对着正午的烈日发愁,其实硬光下的几何阴影反而适合表现现代建筑的锋利线条,试着在阴天拍摄人像,云层就像巨型柔光箱,模特眼角的细纹会消失,但代价是画面可能失去立体感,为什么逆光拍摄的树叶总带着金边?因为阳光从叶脉间透射时,薄如蝉翼的组织成了天然的光线过滤器。
构图陷阱藏在生活场景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菜市场摞起的南瓜堆藏着完美的黄金螺旋,但蹲下拍摄时总有人踢到你的三脚架,三分法构图不是万能钥匙——当拍摄悬崖边的孤树时,故意把树干压在画面正中央,反而能强化孤独感,那些总抱怨"找不到好角度"的人,可能从没试过把相机贴在潮湿的地面上仰拍,雨后路面的水洼是免费的倒影板,但要当心飞驰的电动车碾碎你的取景器。
快门速度欺骗了谁的眼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1/8000秒凝固飞溅的咖啡液滴时,你会发现液体在空中形成了科幻电影般的金属质感,而拍摄溪流时坚持用高速快门的人,永远得不到丝绸般的流水效果,追焦拍摄自行车手是个矛盾游戏:背景模糊程度刚好时,车手的发梢却可能糊成拖把,为什么拍烟花要用B门?因为火药燃烧的节奏根本不会理会你预设的曝光时间。
色彩关系比调色盘更狡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晚霞中的橙色路灯在相机里总会变成刺眼的钠黄色,就像煮过头的蛋黄,拍摄深绿色森林时,突然闯入的穿红衣的徒步者会破坏画面和谐?不,那抹红色可能正是激活整个构图的秘密开关,阴天拍摄的樱花总像蒙了灰,这时候需要手动增加品红色,但下手太重又会变成塑料花,相机白平衡永远搞不定混合光源,就像你无法同时讨好争吵中的夫妻。
镜头语言在说谎与坦白间摇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85mm镜头拍人像时会把鼻梁拍得挺拔,但同时也可能让模特的耳朵神秘消失,鱼眼镜头的畸变能让你拍下整个广场,代价是边缘的行人都会变成滑稽的橡皮人,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带着定焦镜头换来换去?因为变焦镜头的便利性是用画质做的抵押贷款,当用200mm长焦压缩雪山与前景的距离时,山脚的垃圾堆也被巧妙地藏进了视觉盲区。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