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光会抹杀面部立体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午阳光直射人脸时,鼻梁和眼窝的阴影会完全消失——就像用橡皮擦抹掉了素描画的明暗交界线,去年给朋友拍证件照时,硬光让他的圆脸显得更扁平,后来我们改在树荫下拍摄,下颌线条立刻变得清晰,当光源比被摄体面积还小时(比如手机闪光灯),就像用签字笔描边,所有柔和的过渡都会变成生硬的色块。
直射光暴露皮肤瑕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跟拍摄影师最怕新人要求"把脸打亮些",强光会让毛孔和细纹变成月球表面环形山,有次用环形灯拍美妆教程,模特突然喊停:"这光把我眼下的遮瑕膏照得像干裂的墙皮!"后来改用45度侧光,粉底液里的细闪反而营造出皮肤通透感,就像用放大镜看油画,某些细节本就不该纤毫毕现。
人造光源破坏环境氛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咖啡馆暖黄灯光下拍拿铁,如果强行补光,杯沿的高光会假得像P上去的塑料反光,去年在古镇拍灯笼夜景,同行人执意要开LED补光灯,结果灯笼的暖光与冷白光打架,像把电焊火花P进了古画,自然光像熬了3小时的高汤,而突然加入的闪光灯就是速溶调味包——不是说不能用,但味道肯定不对。
错误补光制造"恐怖片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下往上的补光方式,会让人中阴影拉长到鼻尖,这种"手电筒照下巴"的布光法连鬼片导演都慎用,帮孩子拍万圣节照片时试过正面平光,南瓜灯应有的诡异感全无,反而像办公室证件照,后来改用烛光从侧面照射,墙上的影子自动形成了獠牙形状——有些"不好看"的光线,恰恰是制造戏剧性的关键。
设备越贵越容易过度补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买专业外拍灯时,我总把功率调到最大,直到发现模特的虹膜纹理被强光"洗"成一片呆板的色块,这就像新手厨师把所有调料都加双倍,反而盖住食材本味,现在会先关掉所有灯光,观察现场最亮的光源强度,再让补光比环境光弱1-2档,价值八千的补光灯最好用的功能,其实是它的关闭键。


 Grace优雅范
 Grace优雅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