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摄影教你掌握手机微距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拍昆虫总像糊了一层油纸?试试把手机镜头倒过来贴紧矿泉水瓶底部,瞬间获得廉价微距镜,上周拍蚂蚁时发现,当阳光斜射在它甲壳上,镜头距离必须控制在3厘米内,否则对焦马达会像老式收音机调频般来回抽搐,手指要像猫抓老鼠前那样悬停稳定,否则轻微抖动会让画面变成抽象派油画。
丁丁视频揭秘逆光人像补光诀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逆光脸黑得像煤块?别急着开闪光灯,前天在河边给女友拍照时,我用外卖银箔袋折成30度角,放在她下巴下方20公分处,效果堪比专业反光板,有个细节容易忽略:当云层移动时,要像等微波炉加热那样数5秒,等自然光均匀了再按快门,有人问为什么不用白纸?其实白纸反光会让人脸像泡发的馒头,缺乏立体感。
运动场景拍摄如何避免拖影残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孩子踢球总得到一团鬼影?把相机快门调到1/1000秒后,发现新问题——画面暗得像地下室,这时候要像炒菜调火候,先把ISO升到1600,再开大光圈到f/4,上周体育场实测发现,当运动员横向移动时,采用"预对焦"比追焦更靠谱,就像用鱼竿钓移动的瓶子,提前对准他必经的草坪位置。
阴天风景照如何挽救灰蒙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阴天拍的山峦像隔了层毛玻璃?尝试用CPL滤镜旋转到45度时,突然发现远处电线杆的影子泄露了光源方向,这时候要像中医把脉那样,用手指测量天空与地面的光比——如果天空比地面亮两档,就需要用渐变灰压暗天空,有个反常识的技巧:阴天拍红叶反而比晴天更饱和,因为光线像慢火炖汤,能把色彩熬得更浓郁。
夜间车流轨迹拍摄常见误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拍不出丝滑的光轨?三脚架放稳后别急着拍,先用手套擦干净天桥栏杆——昨晚的失败教训是,车辆震动会让栏杆把抖动放大十倍,曝光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当车流密度像高峰期地铁时,20秒曝光会让光轨变成一锅粥,有个妙招:观察红绿灯周期,在车流启动瞬间按下快门,这样拍到的光轨像钢琴琴键般有节奏断点。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