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器材

马克·吕布用什么相机,马克·吕布的摄影利器,揭秘他钟爱的相机型号

马克·吕布用什么相机徕卡M3是他最忠实的伙伴这位法国摄影师的口袋里常年揣着1954年问世的徕卡M3,这台精密仪器就像他延伸的视觉神经,35mm焦段镜头在街头巷尾…

马克·吕布用什么相机

马克·吕布用什么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徕卡M3是他最忠实的伙伴

这位法国摄影师的口袋里常年揣着1954年问世的徕卡M3,这台精密仪器就像他延伸的视觉神经,35mm焦段镜头在街头巷尾如同探照灯,既不会过分打扰被摄者,又能将整个场景的戏剧性尽收眼底,1965年在北京拍摄《琉璃厂古玩店》时,他悄悄举起这台哑光黑盒子,橱窗倒影里的行人恰好与店内佛像形成时空对话——这种转瞬即逝的巧合,只有随时待命的机械相机才能捕捉。

胶片选择藏着光影密码

伊尔福HP5和柯达Tri-X这两款400度黑白胶片,在他手中化作记录历史的感光材料,颗粒感不是缺陷而是情绪放大器,就像老唱片里的沙沙声,在上海外滩拍摄时,他故意将胶片迫冲到1600度,让黄浦江的晨雾变成流动的铅笔画,暗房里的显影时间控制更是关键,某张巴黎屋顶的照片,通过延长30秒显影让云层呈现出暴雨将至的压迫感。

测光方式决定画面呼吸

他不用现代相机的矩阵测光,而是把测光表藏在掌心里估算,这就像老厨师掂勺时根本不用温度计,1967年拍摄反越战游行时,面对忽明忽暗的示威人群,他凭经验给阴影部分增加两档曝光,结果照片里燃烧的征兵卡亮部细节分明,而警察头盔下的暗部仍保留着金属反光,这种动态范围控制让今天的数码摄影师都啧啧称奇。

备用相机藏着应变哲学

当主力设备故障时,他背包里的尼康F会立刻上岗,这个习惯源于在印度突遇季风,徕卡快门被雨水卡住的教训,就像登山者永远多带根绳索,他在柬埔寨拍摄时用尼康接上85mm镜头,恰好拍到僧人从爆炸废墟前走过的超现实画面,双系统配置不是奢侈,而是对重要瞬间的敬畏之心。

三脚架使用打破常规

多数人想不到他携带曼富图迷你三脚架的真正用途,在东京银座拍摄长曝光时,他把三脚架倒挂在消防梯上,让相机获得俯瞰众生的视角,这种非常规操作类似用叉子吃面条——工具用法本无定规,某张纽约夜景里模糊的车灯轨迹,正是用此法让钢铁森林变成了发光血管。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