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大小如何影响照片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拧动镜头上的光圈环时,你是否注意到f/1.8和f/16的成像差异?在拍摄人像时,大光圈能像剪刀裁开背景般虚化杂乱元素,使模特睫毛的油彩颗粒都清晰可见;而拍摄风光时,小光圈则像收纳盒归整远近景物,让山脉轮廓与前景野花同时保持锐利,但要注意,当使用f/22拍摄流水时,衍射效应会让画面像蒙了层薄纱——这时不妨退到f/11,配合ND滤镜实现丝绢效果。
快门速度是凝固还是拖尾的艺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1/4000秒捕捉蜂鸟振翅时,翅膀纹理如同被按了暂停键;而将快门调到1/15秒拍摄车流,灯光便化作红酒般流淌的线条,但手持拍摄时,很多人像初学者会发现1/30秒拍的画面像没对上焦——其实这是手抖在作怪,试着将快门速度设为焦距倒数(如50mm镜头用1/50秒),或者像靠墙休息般让肘关节找到支撑点,画面立刻就能稳如三脚架拍摄。
ISO感光度如同调味料的取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餐厅里把ISO调到6400,照片确实亮了,但噪点也像撒了胡椒面般密集,这就像煮汤时猛加盐提味,结果汤底反而发苦,实际拍摄中,建议像调火锅蘸料那样分层处理:先用最大光圈和慢门保曝光,当快门慢到会模糊时,再像试探性加辣般逐步提升ISO,现代相机在ISO3200内就像优质酱油,既能提亮画面又保留丰富细节。
白平衡错误会改变画面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晨雾拍出来总像阴天?自动白平衡常把淡蓝色晨光中和成灰白,就像给热咖啡强行加冰,手动设置5500K色温时,画面会像被注入了体温;而调到7500K时,雪景立刻泛起忧郁的蓝调,拍摄婚礼时,不妨用RAW格式记录,后期就能像调鸡尾酒般还原烛光的橘红,而不让婚纱被染成暖黄色。
对焦模式决定谁是主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单次对焦拍摄静态茶具时,焦点能像镊子夹取最前端的杯沿;但切换连续对焦追拍儿童,相机就像经验丰富的守门员,始终锁定移动中的笑脸,不过当铁丝网后的动物突然跃起,区域对焦可能误判到栅栏上——这时手动对焦配合峰值显示,反而像用筷子精准夹起滑溜的鱼丸。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