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拍人像时总抱怨背景不够虚化,问题往往出在光圈设置上,比如用f/5.6拍半身人像,背景的自行车棚和晾衣绳会清晰得抢镜,试着把光圈开到f/2.8,你会发现人物突然从杂乱的背景中"跳"了出来,但要注意,大光圈下对焦精度要求极高,拍摄奔跑的宠物时若用f/1.8,很可能出现鼻子清晰眼睛模糊的尴尬。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广场上踢毽子的大爷时,1/125秒的快门会让毽子变成模糊的残影,就像隔夜豆浆里的絮状物,将快门提到1/500秒后,你能清晰捕捉到毽子羽毛展开的瞬间,不过快门也不是越快越好,室内拍摄若强行用1/2000秒,照片会黑得像停电的楼道——这时要么开高ISO,要么老实补光。
白平衡设置如何改变照片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傍晚拍故宫角楼时,自动白平衡会让金黄晚霞变成寡淡的灰白色,像煮过头的挂面,手动调到"阴天"模式后,砖墙立刻泛出暖橘色,瓦当上的冰霜却意外呈现蓝调,这种冷暖对比就像火锅里翻滚的辣油和冰块,刻意保留矛盾反而让画面更有张力。
构图三分法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硬把后海的游船塞进九宫格交点,画面会呆板得像证件照,试着让船头冲破分割线指向画面中央的落日,这种"破坏规则"的构图反而能引导视线,就像吃烤鸭时,规矩的薄饼卷法固然稳妥,但偶尔让酱汁溢出饼皮,倒更显生动趣味。
长焦镜头压缩空间的特殊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200mm镜头从景山拍故宫,屋檐的琉璃瓦会紧贴着远处国贸三期,这种空间压缩感就像把煎饼果子的薄脆和酱料强行压成一块,但要注意,长焦拍摄雾霾天的建筑群时,灰蒙蒙的空气透视会让画面像隔了层毛玻璃,这时不如换成中焦段突出近景细节。


 Bird飞鸟翔
 Bird飞鸟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