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器材

摄影类文化课分数线,2024年摄影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最新公布

摄影类文化课分数线光线是照片的生命线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清晨或黄昏拍摄?因为此时的光线角度低、色温暖,能勾勒出物体的立体感,试着在正午拍摄人像,你会发现模特的眼…

摄影类文化课分数线

摄影类文化课分数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照片的生命线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清晨或黄昏拍摄?因为此时的光线角度低、色温暖,能勾勒出物体的立体感,试着在正午拍摄人像,你会发现模特的眼窝和鼻梁下方出现难看的阴影,就像用顶光照射的石膏像,解决方法是寻找树荫或使用反光板补光——就像给光线“调浓度”,让画面达到60分的及格线。

构图决定了视觉的分数线

当新手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时,照片往往像学生答卷的填空题般呆板,试试三分法则:想象用两条横线、两条竖线把画面九等分,将地平线对齐下方横线,人物眼睛放在右上交叉点,这就像考试卷的排版,留白与重点的比例决定了是59分还是85分,拍摄街景时,让倾斜的屋檐对角线贯穿画面,比横平竖直的构图至少提高20分。

快门速度是动态题的得分点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1/500秒的快门能凝固腾空的爪子,用1/30秒则会得到模糊的残影——前者像解答清晰的物理题,后者像被橡皮擦蹭花的草稿,但故意用慢门拍摄车流,光轨就会变成加分项的“解题步骤”,拍摄孩子需要1/250秒的安全快门,就像考试时至少要留15分钟检查卷面。

后期是试卷的批改环节

直出的JPEG照片就像没验算的数学题,高光可能过曝成死白,阴影处藏着噪点,用RAW格式拍摄后,拉回2档曝光就像修正计算失误,降噪处理相当于把潦草字迹誊写工整,但过度锐化会让照片像用红笔涂满的考卷,适当保留些微噪点反而更显真实,调色时冷暖对比的拿捏,决定了作品是60分的及格作业还是90分的范本。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