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角度决定婚纱的质感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件婚纱在阳光下会呈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关键在于摄影师对入射角度的把控,侧逆光拍摄时,缎面材质会形成流动的光泽,但若直接正面打光,面料反而会失去立体感,建议在下午三点后的斜射光环境下,让新人站在树荫边缘,用反光板补亮面部,这样既能保留婚纱高光处的晶莹感,又不会让阴影部分死黑一片。
广角镜头拉伸背景要注意人物比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16mm镜头拍摄城堡全景时,新娘的裙摆确实能铺满台阶,但人脸容易产生畸变,有个取巧的办法:让新人站在画面中央1/3处,后期裁剪掉边缘变形的部分,曾经有对客人坚持要用鱼眼镜头拍全身,结果成片里的新郎脚比脸还大——特殊镜头需要控制使用场景,毕竟婚纱照的主角永远是人。
动态抓拍比摆拍更考验预判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新娘奔跑时裙摆扬起的瞬间,比刻意提裙的动作生动十倍,但这要求摄影师提前调高快门速度到1/800秒以上,并且采用连续对焦模式,有个实用技巧:让助理在新娘左前方抛花瓣,既能引导视线,飘落的花瓣还能增加画面动态元素,最自然的笑容往往出现在动作完成的刹那,而不是保持微笑的指令之后。
阴天拍摄要学会制造人工光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乌云密布的天气反而能拍出油画般的肌肤质感,前提是打破均匀的光线,可以尝试在新人斜后方架设闪光灯,功率调到比环境光高1.5档,这样发丝边缘会产生柔和的轮廓光,去年在洱海遇到暴雨,我们用车灯打亮雨丝,新娘透明伞上的水珠在长曝光下变成了星芒效果——特殊天气往往藏着惊喜。
后期调色要保留服装的原始色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流行的青橙色调虽然时尚,但容易让象牙白婚纱染上诡异的蓝调,建议先在PS里用色彩范围工具选中婚纱部分,建立保护蒙版后再整体调色,遇到过客人要求把草坪P成枫叶色,结果白纱被环境色映得发黄,最后不得不重新修图,任何风格化处理都不能违背肉眼对白色的基本认知。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