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觉得舒服?秘密往往藏在无形的格子里,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四条线交汇的四个点就是黄金位置,拍落日时,把地平线压在下方1/3线上,留出大片天空给晚霞;拍人像时,让模特的眼睛落在右上交叉点,画面立刻有了对话感,别让重要元素卡在正中央——那会像被钉在墙上的标本。
引导线带着观众去旅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甚至超市货架的透视线条,都是天然的视觉导游,去年在古镇拍巷子时,故意蹲低用青石板路的缝隙作引导线,尽头模糊的灯笼和清晰的老人形成虚实对比,线条不必是直线——S形的山路能制造优雅动感,但小心杂乱的树枝突然"截胡",它们就像打断故事的插话者。
框架构图给世界装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见过从门洞里望出去的江南园林吗?这种"偷窥感"正是框架构图的魅力,上周用咖啡馆的落地窗当天然相框,窗外撑伞的行人与窗内咖啡的热气形成冷暖对比,注意框架不要太复杂,否则会像给蒙娜丽莎套上防盗网,老房子的圆拱门、森林交错的树干,甚至双手比划的"取景框"都能用。
负空间给主体留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极简风格总显得高级?秘密在于"少即是多",拍雪地里的红围巾,故意留出70%的空白,反而让那一抹红更灼人眼,但留白不是随便留——晨雾中的孤舟要朝向空白区域航行,如果船头对着画面边缘,就像要撞墙似的,下次拍静物,试试让苹果单独待在纯色桌面上,你会发现阴影也在讲故事。
打破规则需要先懂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所有教程都教人避开居中构图时,我偏把一朵蒲公英怼在正中央,但前提是背景必须干净得像被水洗过,花瓣的放射状纹理成了天然引导线,有次故意把模特的脸压在画面最边缘,用大面积的墙面纹理平衡重量,叛逆的前提是你清楚自己在反抗什么——就像爵士乐手先苦练音阶才能即兴。


 RaindropSparkle
 RaindropSparkl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