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凝固时间的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快门按下时,0.1秒的瞬间就被装进了相框,有人抱怨手机拍照太快,反而找不到当年胶卷时代等待冲洗的期待感,这就像煮汤——高压锅半小时就能炖烂的骨头,总不如砂锅慢煨三小时的香,技术让拍摄变容易,但真正的好照片需要等待:等光线斜射过窗框,等孩子突然咧嘴笑的刹那,去年在西湖边蹲守两小时拍到的白鹭捕鱼,鱼尾甩起的水珠至今还在我硬盘里发亮。
镜头是重新发现世界的眼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爱蹲着或趴着拍?因为视角改变后,习以为常的世界会突然陌生,我家楼下垃圾桶被晨光照耀时,金属边缘竟泛着青铜器般的光泽,用微距镜头对准早餐面包,气孔组成的蜂窝王国比任何建筑都精妙,有次指导学员拍落叶,她突然惊呼:"叶脉里藏着的分形图案,和昨天拍的闪电一模一样!"这就像突然发现老婆总把遥控器放在固定位置——世界早就在展示规律,只是我们懒得看。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但真正用起来总像在玩跷跷板,上周拍咖啡馆,把咖啡杯严格放在右交叉点,画面却死板得像产品图,后来故意把杯子切掉三分之一,玻璃反光里意外收进了街对面书店的招牌,顿时有了故事感,这就像写文章,主谓宾齐全的句子保证清晰,但偶尔的倒装句反而更动人,记住所有构图公式不难,难的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打破它们。
后期是照片的二次呼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修图不真实,可暗房时代就有遮挡加光技法,去年拍的古建筑斗拱,原片灰蒙蒙像蒙了纱,用曲线工具拉出木纹质感时,突然理解画家伦勃朗为何痴迷于控制光线——那些藏在阴影里的细节,本就是景物的一部分,但千万别学某些网红把天空P成荧光紫,这好比往清蒸鱼上浇巧克力酱,好的后期应该像给老照片除尘,让本来的模样更清晰地呈现。
摄影是留给未来的时光胶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翻到二十年前父亲拍的菜市场,鱼贩子胶鞋上的泥点比任何历史书都鲜活,现在拍外卖小哥穿雨衣奔走的背影,或许三十年后会成为研究2020年代的标本,有次在旧货市场买到1957年的家庭相册,泛黄照片里小女孩吹生日蜡烛的瞬间,让我想起昨天刚给女儿拍的同样场景,按下快门的此刻,我们其实是在给未来写信,信纸上用光影写着:这就是我们活过的证明。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