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适合做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缺乏耐心的人容易错失决定性瞬间
按下快门只需0.1秒,但等待完美光线可能需要三小时,拍摄野生动物时,摄影师常常要趴在草丛里忍受蚊虫叮咬;拍星空时要熬到凌晨两点才能遇见银河最亮的位置,见过太多人举着相机晃悠十分钟就抱怨"怎么拍不出好照片",却不愿花时间观察云层流动的轨迹,就像钓鱼新手总频繁提竿吓跑鱼群,急躁的拍摄者永远等不到飞鸟掠过夕阳的黄金构图。
对生活麻木的人难以发现拍摄题材
相机只是工具,真正取景的是摄影师的观察力,菜市场的鱼贩甩水珠的动作、老房子墙皮剥落的纹理、孩子踮脚够糖葫芦的瞬间——这些都需要对生活保持敏感,有人带着万元设备却只会对着网红景点按快门,就像带着高级钓具却只在鱼缸里垂钓,去年帮学员改图时,有位投稿者抱怨小区"没东西可拍",后来发现他每天经过的配电箱上,其实有野猫用爪痕刻出的爱心图案。
抗拒学习技术的人会被设备反噬
遇到过用全画幅相机却永远开自动档的爱好者,拍出的夜景总像蒙了层雾,问他为什么不用手动模式调整快门速度,回答竟是"参数太麻烦",这就像开着跑车却坚持用驾校教的"踩离合挂一档"方法爬坡,摄影是光线的数学题,逆光时要懂补偿曝光,拍流水得计算慢门时长,去年深秋,两个同样在湖边拍红叶的摄影师,懂白平衡校准的那位,成片里的枫叶红得像是要烧起来。
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反而束缚创作
总有人问"这张构图符合三分法吗""肤色还原准不准",却忘了布列松的经典作品里也有技术瑕疵,见过严谨的工程师学员,因为纠结于绝对水平线而错过街头艺人腾空的精彩瞬间,摄影像做菜,严格遵照食谱固然安全,但偶尔允许焦糖布丁出现裂纹,反而多了人情味,建议这类朋友试试胶片摄影,当36张底片不允许反复删除重拍时,往往能逼出意想不到的视角。
无法承受孤独的人坚持不了长期项目
纪实摄影师可能要跟踪拍摄某个家庭整整十年,风光摄影师为等一座山的四季要在当地租房住,去年采访过拍城中村拆迁的摄影师,他连续八个月每周去蹲点,最终成集的12张照片里,有11张都是日常被路人问"你今天又白来了吧",这种孤独感类似海明威写《老人与海》——大部分时间你在和看不见的鱼群博弈,而旁人只关心你最后拖回港口的鱼骨架。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