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纹路是怎么形成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用手机对准显示器按下快门,会发现照片里出现波浪状条纹或网格,这其实是屏幕刷新率与相机快门速度"打架"的结果,现代液晶屏通过逐行扫描显示画面,每秒刷新60次以上,而手机CMOS传感器采集图像时也是分帧记录的,两者节奏不同步时,就像用晃动的筛子接流水,必然留下交错痕迹,建议拍摄前将相机设为1/60秒快门,能大幅减轻这种现象。
摩尔纹为何偏爱数码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式胶片相机很少拍出屏幕纹路,因为化学银盐的感光过程是连续的,但数码相机CMOS上整齐排列的感光单元,遇到屏幕的像素网格时,就像把两把梳子齿对齿叠在一起,必然产生干涉条纹,有趣的是,用800万像素手机拍4K屏反而比专业相机更明显——因为低像素传感器单个感光点会"吞掉"多个屏幕像素,形成更夸张的波纹效应。
改变角度能消除纹路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发现斜着拍屏幕时条纹会减轻,这招确实管用,当相机与屏幕呈30度夹角时,感光元件与屏幕像素的排列从平行变成交叉,相当于把两把打架的梳子扭成十字形,但要注意角度过大会引发梯形畸变,后期裁剪又可能损失画质,更聪明的做法是保持垂直拍摄,然后在后期软件里用"去摩尔纹"工具处理,就像用橡皮擦掉作业本上的铅笔印。
专业设备如何应对屏幕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视剧组拍电脑画面时,会特意调低显示器亮度到30%,关闭环境光源,然后用偏振镜消除反光,他们像给牛排撒海盐一样精准控制参数:快门设为刷新率整数倍(如1/120秒对应60Hz屏幕),光圈缩到f/5.6减少镜片衍射,最绝的是直接输出HDMI信号到录机,完全避开光学拍摄环节——这招对普通用户来说,就像为了喝牛奶直接买头奶牛。
手机拍屏还有哪些隐藏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开手机的专业模式,把ISO锁死在100能减少噪点干扰,就像给吵闹的教室关上门窗,如果拍摄教学视频,可以故意让屏幕显示纯色背景(比如浅灰色),后期用色键抠像替换内容,比直接拍摄动态画面干净十倍,屏幕纹路不是故障而是物理现象,就像你不能责怪影子跟着人走一样。


 忆起江南水乡
 忆起江南水乡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