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照片拍摄技巧
光线决定画面的情绪
清晨的斜射光会给山峦披上金纱,正午的硬光却可能让湖水变成刺眼的镜子,很多人抱怨风景照平淡,问题往往出在忽略光线的性格,试着在日出前半小时架好三脚架,你会看到冷调的蓝紫色天光如何逐渐染上暖意——这种渐变过程用自动白平衡反而会丢失层次,逆光拍摄秋叶时,故意让镜头吃进少许眩光,叶片边缘会泛起半透明的琥珀色,比顺光下的呆板绿色生动十倍。
构图要制造视觉悬念
把地平线死死卡在画面正中,就像把蛋糕平均切成两半——安全但乏味,当遇到开阔的草原时,试试让天空只占三分之一,用蜿蜒的土路作为引导线伸向远方的孤树,如果拍摄瀑布,别让水流直愣愣地居中坠落,用两侧的岩石框架形成天然画框,观众的视线需要有个落脚点,但更需要移动的路径,那些让你忍不住多看两秒的照片,往往在某个角落藏着片反光的池塘,或是岩缝里探出的野花。
慢门是凝固时间的魔法
瀑布变成丝绸、海浪化作雾气,这些效果不是滤镜的功劳,当别人用1/500秒定格浪花时,你装上ND减光镜尝试4秒长曝光,整个海面就会开始呼吸,但慢门不等于无脑拖长时间——拍摄风吹麦浪时,1/2秒能让麦穗既有流动感又保留茎叶细节,而8秒只会得到模糊的色块,遇到流动的云层时,用快门线测试从15秒到2分钟的不同效果,你会发现云层移动速度不同,需要的曝光时间也完全不同。
天气越糟机会越好
暴雨将至时堆积的乌云,比万里无云的蓝天更有戏剧张力,记得那次在黄山遇到大雾,多数游客收起相机时,我反而凑近悬崖边的松树,能见度不足十米的环境里,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拍出了水墨画般的层叠山影,雪后初晴的清晨,阳光会把积雪变成天然反光板,此时拍摄背光的冰挂,暗部细节依然清晰,下次遇到坏天气,先别急着撤退,问问自己:这种特殊光线会创造出什么平时看不到的质感?


 彩云追逐自由
 彩云追逐自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