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社团宣传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快门速度决定画面命运
为什么拍奔跑的狗总是糊成一片?试试把快门调到1/1000秒,上周社团外拍时,小王用1/30秒拍流水像棉絮,老张用1/2000秒却让每颗水珠变成钻石,拍孩子疯跑至少要1/500秒,而夜晚车流轨迹需要三脚架配2秒慢门,当你发现照片出现重影,先别怪镜头,可能是手指按快门的动作震动了相机。
构图是视觉的语法课
把主体塞在正中央?这比小学生写流水账还无趣,尝试把咖啡杯放在井字格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侧蒸汽的呼吸空间,上次招新会上,我们用同样的樱花树做实验:横构图强调枝条延伸,竖构图突出花簇层次,下次拍教学楼时,试着蹲下用仰角,让台阶变成引导线,观众的视线自然会被带到钟楼尖顶。
光线像会变脸的魔术师
正午阳光在模特脸上凿出黑影?找片树荫让光斑当天然柔光箱,记得去年秋展那组获奖人像吗?其实就是在西晒的教室,用窗帘格栅制造的光影条纹,阴天反而是拍静物的好时机,均匀的光线能让青瓷的冰裂纹清晰可见,如果你发现照片灰得像隔夜馒头,不妨等个黄金十分钟——日出后或日落前那会儿,连水泥墙都能泛起蜂蜜色。
后期不是造假手术台
调色滑块拉到底就是赛博朋克?看看社团电脑里那些调爆的废片吧,真正要修的是那组毕业照:拉亮阴影找回学士服纹理,降低高光救回过曝的蓝天,上周李姐交来的油菜花田,我们只做了两件事:裁剪掉左边闯入的电线杆,把黄色饱和度回调到接近肉眼所见,好照片在按下快门时已完成八成,后期只是把毛衣起球的地方轻轻剪掉。
镜头是观察世界的瞳孔
为什么50mm拍人像最保险?因为它最接近人眼视角,但社团器材柜里那支鱼眼镜头,拍礼堂穹顶时能让所有观众倒吸凉气,尝试用200mm长焦压缩空间,让操场尽头的银杏树仿佛长在篮球架旁,下次拍食堂餐盘别用手机广角,借个微距镜头,你会看见米粒上的蒸汽凝结成珠——这比任何美食滤镜都诱人。


 MountainPeakAdventure
 MountainPeakAdventur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