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摄影艺考培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摄影的魔术师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得平淡无奇,有人却能拍出层次感?关键在于用光,在安徽的古村落拍摄时,清晨的侧光能让斑驳的墙面产生立体感,而正午的顶光则容易让画面失去细节,建议艺考生随身携带反光板,遇到逆光人像时,用银色面补光,能让模特的皮肤质感立刻提升三成,阴天不是坏天气,柔和的散射光反而适合拍静物特写。  
构图要像下棋一样思考
摄影构图和围棋有什么共同点?都要讲究"留白"与"气眼",拍摄宏村月沼时,如果直接把倒影塞满画面,反而显得压抑,试试三分法:让水面占1/3,建筑占2/3,留出天空的呼吸空间,遇到杂乱的徽派建筑群时,用框架构图——比如透过圆形门洞拍摄,瞬间就能让观众视线聚焦,艺考老师常说的"减法构图",其实就是教你把无关元素当棋子一样果断舍弃。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密码
拍黄山云海时用1/1000秒还是1/15秒?这取决于你想凝固浪花还是制造丝绸效果,有个学生曾抱怨拍不出动态模糊,后来发现是三脚架云台锁太紧——原来设备也会"紧张",拍摄老街手艺人时,建议先用1/250秒抓拍清晰动作,再尝试1/30秒追焦拍摄,让背景流动的虚化讲述时间故事,快门不仅是技术参数,更是你控制时间流动的旋钮。  
后期不是化妆是整骨
为什么说RAW格式像生鲜食材?因为它保留了全部原始数据,处理西递村夜景照片时,盲目拉高饱和度会让灯笼颜色溢出,正确做法是先校准白平衡,再用曲线工具分区调整,有个常见误区:以为HDR就是越鲜艳越好,其实过度处理会让徽派建筑失去古朴质感,好的后期应该像中医正骨,不动声色地矫正光影结构,而不是浓妆艳抹。  
色彩管理要懂方言
皖南的黛瓦白墙为什么在雨天更上镜?因为湿润的空气降低了色彩明度,恰好符合水墨画的审美逻辑,拍摄查济古镇时,故意将白平衡设为"阴影模式",能让晨雾中的青石板路泛出蓝调,但要注意,相机显示屏会"说谎",专业艺考机构会要求学生用校色仪定期校准,就像方言翻译必须了解当地语境,当你理解色彩不仅是数值更是情绪时,作品就开始说话了。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