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00分能敲开摄影专业的大门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年六月,总有一群年轻人攥着成绩单发愁:文化课分数刚过本科线,能学摄影吗?其实摄影专业的门槛比想象中更复杂,某艺术院校老师透露,他们去年录取的摄影系学生里,文化课最低分只有480分,但这位考生带着自己拍摄的菜市场纪实系列,用镜头语言讲出了摊贩们的生存哲学,高校更看重的是你能否用取景框思考,而不是用答题卡证明自己。
相机参数背得滚瓜烂熟就够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学生能脱口而出光圈系数,却拍不出一张有情绪的肖像,就像背会菜谱不等于能当大厨,摄影需要把技术消化成直觉,试着在雨天拍一组街头照片:把快门调到1/125秒凝固雨丝,用f/2.8虚化背景霓虹,这些参数组合才能让画面开始呼吸,去年考上北电的考生小林说,他面试时被要求当场用手机拍考官,最终他用构图书架上的斑驳光影,讲了个关于时间流逝的故事。
昂贵的设备是必需品还是障眼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器材党常陷入"全画幅焦虑",但真正的好照片往往诞生于限制,就像用老式公共电话也能谈成生意,2018年平遥摄影展上获奖的一组作品,是用三百元的胶片机拍的留守儿童,不妨做个实验:连续一周只用手机九宫格构图,你会发现训练观察力比升级CMOS更重要,某高校考官直言,他们见过太多用顶级设备堆砌的糖水片,反而会被用卡片机拍的粗糙但有生命力的作品打动。
没有艺术细胞就学不好摄影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更像是种视觉思维方式,就像不懂乐理也能被旋律感动,关键要培养"摄影眼",每天通勤时做个练习: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取景框,观察地铁里人们的手部特写、早餐摊的蒸汽轨迹,去年被破格录取的小王,就是用三百天连续拍摄小区垃圾分类站的变装,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日记,教授们评价说,这种持续观察的笨功夫,比所谓的天分珍贵得多。
摄影专业毕业只能当流浪艺术家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被刻板印象困住,视觉时代处处需要会讲故事的人,有个毕业生把静物摄影功底用在电商领域,现在专门为生鲜平台拍会"说话"的草莓,另位学姐用纪实摄影训练出的洞察力,转型做了影视剧的视觉策划,就像健身教练未必都要参加奥运会,摄影专业的出路比镜头种类还多,重要的是在校期间要像调试相机白平衡那样,不断校准自己的职业方向感。


 Ocean海洋深
 Ocean海洋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