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先确定照片的主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合影最怕一群人傻站着比剪刀手,试着在按下快门前问自己:这张照片想记录什么?是闺蜜间的搞怪瞬间,还是全家福的温馨氛围?去年给朋友拍生日照时,我们提前商量好"假装被蛋糕糊脸"的剧情,最后成片里每个人夸张的表情让整组照片活了起来,主题就像做菜的食谱,没想清楚就容易煮成一锅乱炖。
镜头焦段会改变人物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手机广角镜头拍五人以上合影时,边缘的人总会变形得像被门夹过,上周家庭聚会就吃了这个亏,改用50mm定焦镜头后退三米拍摄,画面立刻规整许多,记住一个反常识:人多的场合反而要用更长焦段,就像用望远镜看舞台,虽然站得远,但能把演员们的关系压缩得更紧密,室内空间不够?试试让人群站成前后交错的弧线。
光线是隐形的造型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午拍合影容易让人脸变成"阴阳脸",有次在故宫红墙前就犯了这个错,后来改在下午四点拍摄,斜射的阳光像给每个人描了金边,遇到阴天也别慌,去年同学会时突然下雨,我们干脆在便利店屋檐下用霓虹灯当光源,反而拍出赛博朋克风格的合照,顺光太平淡,侧光显立体,逆光要补光——这和女生化妆打高光的原理异曲同工。
小道具能激活僵硬表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面对镜头就变成木头人?试着往画面里扔个泡泡机,上个月儿童节活动,原本拘谨的家长们一看到孩子追着彩虹泡泡跑,瞬间露出自然笑容,道具就像酒局里的开场白,破冰效果立竿见影,宠物、气球甚至一杯奶茶都能成为焦点,但要注意控制数量,别让道具抢了人的风头——毕竟没人想看到照片里只剩下一堆气球和半个脑袋。
后期不是万能的后悔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说"后期能修",但上次帮同事修图时,发现有人闭眼、有人缩脖子,这种硬伤连PS神仙也难救,现在拍照前会要求大家先做"假笑练习":集体喊"茄子"后保持表情三秒,连拍二十张总能挑到好的,调色可以拯救曝光失误,但裁切会破坏构图比例,就像用修正液涂改钢笔字,总会有违和感,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前期多花十分钟,比后期折腾两小时强。


 Hope希望羽
 Hope希望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