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镜头如何捕捉清晰文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想用手机拍摄书本或试卷时,常会遇到文字模糊、边缘发虚的情况,这往往是因为镜头距离太近,超出了手机微距拍摄的极限,试试将手机后移20厘米,用主摄像头放大1.5倍拍摄,你会发现笔画突然变得锐利——就像近视的人戴上眼镜,合适的距离才能激活镜头的解析力,注意让书本完全平铺,避免纸张反光形成的"光斑马赛克",必要时可用手掌在侧面挡光。
光线角度决定答案的"可读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午直射的太阳会在习题册上投下笔尖的阴影,就像给文字盖了层纱网,最佳拍摄时间是上午10点前,让光线以30度角斜射纸面,这时形成的漫反射能均匀照亮每个字符,如果必须在室内,可以台灯+手机闪光灯组合:台灯放左侧45度,手机闪光灯用纸巾遮住变成柔光,这样拍出的导数公式不会有刺眼的光斑。
对焦框不是万能的瞄准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只要黄色对焦框罩住题目就万事大吉,其实手机常会误判——比如把焦点对在草稿纸的褶皱上,手动点击屏幕对焦后,要像狙击手屏住呼吸般稳住手机2秒,让CMOS传感器完成真正的"思考",遇到密集的化学方程式时,不妨先对焦在段落首行数字上,就像用钥匙开门要先找准锁孔。
后期裁剪比拍摄构图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完发现边缘有同桌的手肘?别急着重拍,用修图软件旋转校正时,要像裱画师傅那样先确保水平线基准——比如以作业本的横格线为参照,裁剪保留题目周围2cm空白区,给OCR识别软件留出"呼吸空间",但别贪心保留整页内容,系统处理800像素宽的局部图片比处理全页图片快3倍。
防抖技巧比三脚架更实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课桌的轻微晃动会让1/30秒的快门拍出重影,就像用毛笔描摹复写纸,可以试试"书本三脚架":将练习册卷成弧形垫在手机下,镜头刚好悬在题目上方,按下快门时用指关节而非指尖触屏,这种"减震按法"能减少60%的抖动,如果环境实在太暗,干脆用连拍模式,总有一张会像被突然点亮的灯泡那样清晰。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