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相机的人都能算摄影师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菜市场里卖鱼的张叔最近买了台微单,给自家孙子拍满月照时总爱自称"摄影师",但当他试图用自动模式拍运动会,发现连孩子的脸都糊成色块时,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就像会切土豆丝不等于能当大厨,按下快门和掌控光影之间,隔着无数个需要学习的夜晚,真正吃这碗饭的人,得懂得在婚礼现场同时应付逆光、乱跑的花童和突然没电的闪光灯。
手机摄影算不算摄影师的主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咖啡馆里常见举着手机调整构图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比某些影楼师傅更懂如何用窗边自然光,去年爆红的"菜场阿婆"系列,就是用千元机拍出了油画质感,但遇到需要长焦打鸟或星空堆栈时,再厉害的手机党也得向三脚架和全画幅低头,工具就像炒锅,米其林大厨用平底锅也能煎出完美太阳蛋,但路边摊给口铁锅也做不出分子料理。
修图软件会不会抢了摄影师的饭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李的照相馆最近收到客人投诉:"这组婚纱照还没我美图秀秀修得好!"但当他亲眼看见修图师用蒙版一点点处理新娘飘散的发丝时,才明白批量滤镜和精修之间差着两百个小时的练习,就像同样面对一块五花肉,食堂大锅菜和文火慢炖的东坡肉,终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子,好的后期不是覆盖缺陷的粉底,而是让照片本身的光影学会呼吸。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也会拍出废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野生动物摄影师小王在非洲蹲了三个月,最满意的作品却是临走前帐篷漏雨时拍的闪电,那些计划好的黄金时刻,可能败给突然罢工的存储卡,或是乱入画面的塑料袋,这行当最吊诡之处在于:越是精心设计越容易僵硬,偶然抓到的失误反而成就经典,就像老厨师偶尔也会炒糊菜,区别在于他们知道怎么把焦香变成新菜式的亮点。
摄影师到底靠什么证明身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纱影楼老板面试新人时总爱问:"给你台哈苏和广场舞大妈,能拍出《VOGUE》封面吗?"其实比起设备参数,更考验对画面语言的掌控力,就像同样的铅笔,有人只能画火柴人,有人却能创作出《蒙娜丽莎》,当你能在儿童生日会上预判奶油蛋糕的飞行轨迹,在暴雨天用汽车后视镜构图时,相机上的LOGO就不再重要了。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