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摄影师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拍摄影师如何选择镜头焦段
广角镜头在婚礼跟拍中能容纳更多环境信息,但35mm和50mm定焦才是抓拍情绪的王牌,去年三亚的户外婚礼上,我用35mm f/1.4在逆光中拍到新娘父亲抹泪的侧脸,背景虚化的棕榈树刚好形成天然画框,这时候若用24mm广角,人物表情细节就会淹没在杂乱环境里,镜头焦段不是越宽越好,就像用望远镜看油画,拉太远反而失去笔触的韵味。  
动态场景下怎么控制快门速度
追拍新人抛捧花的瞬间,1/500秒是安全线,但刻意降到1/125秒能让花束拖出流动轨迹,这就像炒菜时火候的微妙把控——大火锁住鲜嫩,小火才能煨出滋味,有次在儿童生日跟拍中,我用1/80秒快门配合连续对焦,把小朋友吹蜡烛时晃动的火苗拍成了朦胧的光带,家长后来把这帧选作了成长相册的扉页。  
跟拍时如何避免干扰主体
穿深色衣服、关闭对焦提示音只是基础,真正的秘诀在于预判走位,拍摄茶歇环节时,我会提前卡在甜品台45度角位置,这个刁钻角度既能避开服务生穿梭,又能用香槟塔做前景,有同行总抱怨"客人一看镜头就僵硬",其实问题出在存在感太强,好的跟拍得像空气,像影子,像婚礼上那个永远续满红酒却没人注意的侍者。  
突发状况下怎样保证出片率
雨天临时改室内仪式时,别急着提高ISO,先把现场所有台灯调到暖光模式,去年遇到暴雨冲垮沙滩布景,我迅速用三盏LED视频灯打亮酒店走廊,硬是把消防通道拍出了私奔现场的戏剧感,这就像老厨师面对烧糊的菜——加勺糖就能转化成焦香风味,永远备着磁吸渐变灰滤镜,它能在强光突袭时给你五秒钟的补救窗口。  
后期处理跟拍照片要注意什么
批量调色时容易犯的错是把所有照片统一成冷白皮,其实保留现场光线的"缺陷"才是记忆点,处理舞池照片时,我会有意留下DJ灯光造成的色块投影,这些看似瑕疵的紫红色斑,反而比精修后的皮肤更有派对的真实触感,就像外婆腌的酸菜,要是把发酵的气泡都P掉,反倒不像那坛养活全家人的老味道了。


 Star闪耀
 Star闪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