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分法构建视觉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觉得舒服?秘密往往藏在井字格里,将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左上交叉点,风景照让地平线贴近下方横线,某次拍湖边落日,硬把太阳怼在正中间,结果照片死板得像证件照;后来把游船放在右下交叉点,画面瞬间活了起来,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但先得知道规则长什么样。
用慢门捕捉流动的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快门速度降到1/15秒以下,相机就成了时间漏斗,拍瀑布要让水流拉丝,至少需要1/4秒;车轨摄影得憋住呼吸等上30秒,有次在夜市拍糖画艺人,1/2秒的快门让铜勺拖出琥珀色的轨迹,比实际看到的更魔幻,不过慢门像煮粥——火候不够水是水米是米,过了头就糊锅,三脚架是必备的,否则画面抖得就像帕金森患者画的素描。
逆光拍摄制造戏剧冲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午阳光从模特脑后刺过来时,多数人选择躲进树荫,但若让镜头直面强光,发丝会变成金线,脸颊轮廓镶上毛茸茸的光边,记得拍婚礼时故意让新娘挡住太阳,她头纱上的每一粒珍珠都在发光,像被撒了把钻石,这种拍法像炒菜颠勺——控制不好就全糊,建议开点曝光补偿,或者用反光板把暗部"捞"回来。
俯拍与仰拍改变叙事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蹲下来把镜头朝上,消防栓都能拍出纪念碑的威严;站上梯子俯视,整个菜市场变成彩色积木,给宠物拍照时贴地仰拍,柯基的短腿居然有了藏獒的气场,有次拍古建筑屋檐,平视角度像游客照,躺在地上取景后,那些斑驳的瓦当突然开始讲述六百年前的故事,视角转换就像换鞋——穿着高跟鞋和运动鞋走同一条路,感受完全不同。
巧用前景增加画面纵深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隔着咖啡馆雾气朦胧的玻璃拍街景,比直接拍多了三层故事感,春天拍樱花时,故意让近处几枝花虚化成粉色色块,远处的塔尖反而更醒目,这招就像吃三明治——单吃火腿片太咸,光啃面包没味,叠在一起才圆满,注意前景别太抢戏,上次用芦苇做前景,结果风一吹,整个画面像被黄毛怪吞了。


 Star闪耀
 Star闪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