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器材是烧钱的无底洞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摸相机时总觉得要配齐"大三元",结果发现24-70mm的标变镜头吃灰最多,其实拍街头用35mm定焦反而更灵活,二手市场两千块就能淘到成色不错的,见过用十年前的尼康D700接50mm f/1.8的老哥,拍的人像照样能上杂志——关键看取景器后面那个头灵不灵光,就像钓鱼,三千块的碳素竿和竹竿都能上鱼,区别在于甩竿的腕力。
后期软件非得买正版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Lightroom订阅费确实肉疼,但学会用免费开源的Darktable后,发现调白平衡比PS更直观,有个拍风水的朋友坚持用手机版Snapseed,说手指划拉比鼠标更符合直觉,就像炒菜不一定要米其林厨具,路边摊铁锅爆炒的火候才见真章,不过要注意某些商业拍摄的版权红线,这时候咬牙买正版就像考驾照,属于必要成本。
报摄影班不如自己摸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线下工作坊动不动大几千,但我在798蹭过免费讲座,发现大师讲构图还不如看《纽约摄影教材》第三章,倒是跟着菜场大妈学摆摊那阵,练就了快速抓拍的本事——她教我怎么用塑料袋当反光板,比专业柔光箱更接地气,当然遇到瓶颈期时,花五百块约职业摄影师陪拍三小时,比闷头撞墙管用十倍。
拍人像必须找专业模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开始总约收费模特,后来发现小区遛狗的大爷才是宝藏,他脸上的沟壑比棚拍刻意打的伦勃朗光更有故事,而且只要递根烟就乐意当模特,有次拍早点摊老板娘,她揉面的手势带着二十年功力,这种动态美影楼模特根本模仿不来,就像写生不必非去美术馆,菜场里青椒的褶皱都是梵高笔触。
旅行采风必须去网红景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跟风去霞浦拍滩涂,结果全是一模一样的机位,反倒是在县城汽车站转车时,拍到民工用安全帽舀水洗脸的镜头拿了奖,现在出门会特意坐绿皮火车,硬座车厢里剥橘子的大娘,比雪山日出更有温度,这就像吃火锅,真正鲜味在菜市场后门那些沾着泥的野菜里。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