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摄人像构图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让画面更平衡
三分法是最基础的构图法则,但很多人用手机拍照时总把人物放在正中间,试着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把人物的眼睛放在上方的横线交叉点附近,这样画面会立刻生动起来,比如拍摄半身人像时,让模特的右眼落在右上交叉点,左侧留出适当空间,背景的层次感就出来了。
有人会问:"如果背景很杂乱怎么办?"这时候可以打开手机的人像模式,虚化背景突出主体,但要注意,三分法不是死规矩,当人物做出大幅度动作时,可以适当打破常规,比如拍摄跳跃动作让人物占据更多画面。
留白给画面呼吸感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人物塞满整个画面,其实适当留白能让照片更有意境,就像国画中的留白手法,拍摄侧脸时,在人物视线方向留出1/3空白,会形成自然的视觉引导,比如在海边拍摄,让人物看向远方,留白的部分可以是海浪或天空,这样照片就讲出了一个故事。
但留白不是随便留的,如果背景是杂乱的街道,盲目留白反而会分散注意力,这时候可以寻找单一色调的墙面或天空作为背景,让留白真正成为构图的加分项。
线条引导观众视线
生活中的线条都能成为构图利器,寻找栏杆、道路、建筑轮廓等天然引导线,让它们指向人物主体,比如让人物靠在旋转楼梯上,螺旋状的扶手自然将视线引向面部,拍摄时蹲低角度,让线条从画面一角延伸出来,效果会更强烈。
有个常见误区是线条过于杂乱,如果背景同时出现横竖斜多种线条,反而会干扰主体,这时候可以改变拍摄角度,或者用大光圈虚化次要线条,好的引导线应该像指路牌一样明确,而不是让人眼花缭乱。
框架构图增加层次感
门窗、拱桥、树叶间隙都可以成为天然画框,这种构图方式的妙处在于,它能制造"画中画"的效果,比如让人物站在老式木窗后,窗框自然形成前景,手机稍微靠近窗框拍摄,就能获得立体感十足的照片。
但框架构图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框架太复杂,如果窗棂花纹过于密集,反而会抢了人物的风头,这时候可以后退几步,让框架在画面中的比例缩小到1/4左右,或者选择造型简洁的框架,就像相框要衬托照片而不是盖过照片,构图框架也是同样的道理。
低角度避开杂乱背景
蹲下来拍摄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技巧特别适合在游客多的景点使用,低角度可以把杂乱的人群过滤掉,用天空或建筑顶端作为背景,比如让人物站在广场上,蹲下用仰角拍摄,画面里就只剩下人物和蓝天。
不过仰拍要注意下巴线条,如果角度太低,容易拍出双下巴,这时候可以让模特稍微低头,或者用手假装整理头发,既自然又能修饰脸型,记住每个技巧都要灵活运用,就像做菜时的火候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Brave勇敢者
 Brave勇敢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