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摄影师能自主选择拍摄题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客户委托的婚纱摄影要求你反复调整同一组姿势时,某天清晨你却可能在郊外废弃工厂里,为锈蚀齿轮上的露珠拍特写,没有甲方催促你"把新娘拍瘦三圈",也不必为儿童写真强行制造假笑,去年冬天我在零下15℃蹲守两小时,终于拍到冰凌断裂的瞬间——这种任性只有自己当老板时才敢实现,但问题来了:完全跟着兴趣走会不会饿肚子?其实野生题材反而容易突围,比如豆瓣话题#被遗忘的角落#里,一组配电箱苔藓微距就接到了出版社配图邀约。
自由摄影师能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九晚五的影楼摄影师永远拍不到下午四点咖啡馆的斜光,而你可以像猫科动物般昼伏夜出,上周三我中午才起床,却意外在菜市场拍到运鱼货车卸货时,鳞片在沥青路面闪烁如碎银的画面,当然这种作息需要极强自制力,有同行因为沉迷夜拍生物钟紊乱,最后不得不接淘宝白底图来调时差,建议参考餐厅备餐模式:把修图这类机械工作放在状态差的时段,灵感充沛时永远留着相机备用电池。
自由摄影师能建立个人视觉风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楼样片模板就像快餐连锁的标准化汉堡,而独立创作允许你端出发酵过度的蓝纹奶酪,有位专拍水泥建筑的摄影师,坚持用上世纪胶片机拍摄,粗颗粒反而成为建筑杂志的宠儿,但风格化是把双刃剑,曾有人执着于暗角效果,结果婚礼客户投诉全家福像凶宅探秘,我的经验是像调制火锅蘸料:先保证基础款能被大众接受(生抽),再慢慢加入个人特色的辣油。
自由摄影师能直接接触多元客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用通过主管转述"客户说要高级感但别太贵",你可以和咖啡店主讨论究竟要昭和喫茶店暖黄,还是北欧极简的冷白,上个月给独立书店拍宣传照时,店主临时起意要在哲学区洒咖啡渣,意外造就了纸张与污渍的哲学隐喻,不过直接对接也意味着要当全能战士,某次拍完餐饮菜单后,客户突然要求我兼任菜品摆盘指导——现在我的手机里还存着"食物造型速成"备忘录。
自由摄影师能控制器材使用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用被公司强制升级最新款相机,我的主力设备仍是五年前的中端机,省下的钱买了二手电影镜头,就像老厨师用钝刀也能切出蓑衣黄瓜,有次用50mm定焦拍完全场婚礼,反而因统一焦段获得意外和谐的系列感,但省钱要有底线,去年贪便宜买的副厂电池,在雪山拍摄时突然罢工,差点错过金顶日照的瞬间,建议像组装台式电脑那样:关键部件(存储卡、电源)绝不妥协,外壳配件可以适当精简。


 Star闪耀
 Star闪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