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摄落日时让太阳卡在右上格,底下留出三分之二湖面反光,画面立刻有了呼吸感,新手常犯的错是把地平线怼在正中间,活像一刀劈开的西瓜——试试把它压到下三分之一线,天空的层次马上会讲故事。
引导线构图牵着观众眼睛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甚至超市货架的透视线条,都能变成天然箭头,去年在古镇拍巷子时,我让青石板路的缝隙斜穿左下角,尽头缩成点的红衣游客就成了视觉终点,要警惕的是,杂乱的树枝或电线杆也可能变成"视觉路障",就像炒菜时花椒放多了会抢味。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装相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槐树的枝桠圈住远处的塔,窗户框住街角咖啡店,这种"画中画"手法特别适合制造窥视感,上周用汽车后视镜框住雪山时,镜沿的雨滴还增加了层次,但别硬套,就像不能用月饼模具压牛排——消防栓非要塞进拱门里只会显得刻意。
对称构图玩的是镜子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宫的倒影、双胞胎的笑脸,对称美自带催眠效果,拍水乡时我蹲到桥洞正下方,让石拱和倒影拼成完整圆,连岸边的歪脖子柳树都成了趣味破绽,不过死板的对称会像复读机,偶尔在画面一角塞片落叶,反而能激活整个构图。
负空间构图留白更高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拍一只悬在空白中的风筝,比塞满天空的十只更有张力,去年在沙漠故意把驼队缩成右下角的小黑点,留出大块沙浪纹理,孤独感直接溢出画面,这招像煮白粥要控制火候,留白太少变芝麻糊,太多又成了清水汤。
有次学员问:"这么多规则会不会框死创意?"其实构图法就像自行车辅助轮——熟练前靠着它找平衡,等车技纯熟了,撒把骑行才是真本事,下次拍摄不妨先按规则摆,再故意打破两处试试,说不定能撞见惊喜。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