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根据体型调整姿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微胖的拍摄对象时,直接让Ta收腹挺胸反而容易显得僵硬,有经验的人会先观察肩颈线条——让客人侧身30度,一只手自然搭在胯部,另一只手轻触发丝,这个动作能巧妙利用视觉错位削弱腰腹存在感,曾有个穿旗袍的客人坚持要拍正面照,我让她用团扇半遮下颌,身体微微后仰,成片后她惊呼:"这比修图还管用!"
怎样用道具激活肢体语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咖啡杯是最容易被浪费的道具,多数人只会机械地举杯假饮,其实可以设计连续动作:左手托杯底向右前方送,右手假装调整杯耳,同时让拍摄者配合做出嗅咖啡香的表情,上周给甜品师拍摄时,我让她用抹刀挑起奶油作势要尝,刀尖在离唇5厘米处停顿,这个动态瞬间比静态摆拍生动三倍。
为什么说眼神比姿势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摆姿势就是折腾四肢,其实眼珠转动1毫米就能改变整张照片的气质,让客人盯着镜头正上方15厘米处看,眼白会自然减少;想要慵懒感就请Ta先闭眼,数到三时缓慢睁开,这时睫毛的颤动会带动整个面部肌肉苏醒,有次拍失眠主题,我让模特盯着虚焦的台灯看,失焦的瞳孔比刻意瞪眼更有故事感。
如何把尴尬动作变得合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客人别扭地叉腰时,与其纠正姿势不如给动作赋予意义,我会突然提问:"你闻到的栀子花香是从左边还是右边飘来的?"对方下意识会用手做探寻状,这时抓拍的手部姿态远比刻意摆的自然,给情侣拍摄时,让他们互相整理衣领往往比拥抱更显亲密——重点在于制造真实的互动契机,而不是复制样片动作。
什么时候该打破常规姿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发现客人开始频繁舔嘴唇或摸头发时,说明标准化姿势已经失效,这时候不妨试试反套路:让穿西装的高管坐在马路牙子上看文件,安排穿婚纱的新娘蹲着系鞋带,去年暴雨天拍时装片,模特按原计划摆造型总差点意思,直到我让她突然把伞倒扣过来接雨水,那张被雨帘模糊了轮廓的照片反而成了封面。


 Brave勇敢者
 Brave勇敢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