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需要思考而拍照只是按下快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随手"咔嚓"一张,这只能叫拍照,去年在西湖边,我见过游客用手机对着雷峰塔连拍二十张,每张构图都一模一样,真正的摄影者会先观察光线角度——下午四点左右的侧光能让塔身立体感更强,还会寻找前景的柳枝作框架构图,就像炒菜不放盐和火候,直接倒进锅里煮,能叫烹饪吗?
摄影控制光线而拍照依赖自动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自动模式拍出的照片总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有次拍逆光人像,朋友直接用手机拍,人脸黑得能当剪影,我拿出反光板补光,手动调高阴影参数,模特睫毛在夕阳里的金色绒毛都清晰可见,这就像自动挡和手动挡汽车的区别,老司机都明白关键时刻得自己掌控节奏。
摄影追求叙事性而拍照满足即时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跟拍最能体现这个差别,普通人拍喜糖可能就俯拍一张摆满桌面的全景,但专业摄影师会蹲下来用广角镜头贴近,让糖纸反光与水晶吊灯形成呼应,画面里藏着"甜蜜折射"的隐喻,去年有个客人指着这类照片说:"这张糖纸的褶皱,让我想起新娘头纱的质地。"
摄影包含后期创作而拍照止步于原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把RAW格式拍成JPEG直出的笑话吗?就像买了新鲜食材直接生啃,去年深秋拍银杏,原片灰蒙蒙的像蒙了尘,通过分区调整,我把地上落叶调成暖金色,保留树干冷调青灰,最后呈现的效果就像大自然打了舞台追光,那些说"后期造假"的人,大概没见过暗房时代大师们是怎么用显影液作画的。
摄影是持续观察而拍照是瞬间反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街头纪实的老张有句口头禅:"好照片是用脚走出来的。"他为了拍菜市场早雾中的光线,连续五天六点蹲守,我见过他拒绝拍摄突然跳进画面的流浪猫,"画面里出现三处红色色块才够平衡",这就像下棋要看十步之后,而普通人只关心当下能不能"将军"。


 LavenderMist
 LavenderMist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