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摄影专业有什么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掌握基础的摄影技术
别以为按快门就是摄影的全部,光圈、快门、ISO这三兄弟的关系,就像炒菜时的火候、翻炒速度和调料比例——少一个环节,照片就可能糊成一团,见过有人用自动模式拍夜景吗?画面要么亮得刺眼,要么黑得像泼了墨,建议先拿家里的台灯练手:试着用M档拍清楚灯泡钨丝的同时,还要保留灯罩纹理的细节,艺考现场常有考官让你当场调整相机参数,如果连白平衡都不会调,专业滤镜都救不了你。
你得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集
作品集不是旅游照片大杂烩,去年有考生交了两百张"糖水片",结果教授直接问:"这里面哪张能证明你观察过现实?"试着拍组《菜市场的色彩哲学》:鱼鳞的反光、秤杆的锈迹、塑料袋的褶皱,比十张落日剪影更有说服力,20张有思考的照片胜过200张美图秀秀成品,有个陷阱要避开——别把所有作品都做成暗黑系,考官看多了阴郁风格,突然见到你拍的阳光下的晾衣绳,反而会觉得新鲜。
你的文化课分数不能拖后腿
听说"摄影专业文化课要求低"?那是十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顶尖院校的摄影系录取线,比某些文科专业还高30分,特别是美学史和现代艺术这类课程,就像摄影师的盐——没有它,再好的技术也寡淡,有个真实案例:某考生用胶片拍了惊艳的城中村系列,却因为英语差2分被刷下,建议每天用看摄影画册的时间,抽半小时背文艺理论名词,这比多买几个镜头实在得多。
你要准备应对现场创作测试
考场给你台陌生相机,要求"用十张照片表现孤独",怎么办?这就像让厨师用陌生灶台十分钟炒出黯然销魂饭,平时可以多做限时训练:用手机在小区里,半小时内完成《水泥森林的呼吸》主题拍摄,注意考官在看的不是成片多完美,而是你调整构图的逻辑——为什么宁可蹲着拍落叶也不站着拍全景?去年有考生在测试时把考官给的矿泉水瓶拍成了装置艺术,这种急智比死记硬背布光图有用百倍。
你得理解摄影的商业属性
别急着反驳"艺术不该谈钱",问问自己:知道商业摄影的计时单位是"秒"吗?影棚每小时租金够买三支口红,你确定还要花两小时调试灯光?建议去婚庆公司当周末助理,看看摄影师怎么在新娘换装的十分钟里,同时调好跳闪参数、哄小孩看镜头、还能顺手帮化妆师找发夹,这些实战经验,比在朋友圈收获一百个点赞值钱得多。


 ForestBreezeJoy
 ForestBreezeJo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