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构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为什么很多摄影师总爱把主体放在画面1/3处?这源于三分法的黄金分割原理,将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四个交叉点,把主体放在这些点上,能避免呆板的居中效果,比如拍摄人像时,让模特的眼睛位于左上交叉点,背景留出适当空间,画面立刻生动起来,风光摄影中,地平线对齐下方1/3线,既能展现天空层次,又不会让地面显得压抑。
引导线构图创造视觉路径
铁路、河流、栏杆这些线条只能用来记录现实吗?其实它们是天然的视觉向导,利用画面中的线性元素,能将观众视线自然引向主体,拍摄街道时,让两侧建筑形成的透视线汇聚到远处的行人身上;海边拍摄时,用波浪的曲线指向礁石上的海鸟,注意线条不宜过多,否则会像打结的耳机线一样混乱,对角线构图也属此类,让主体沿画面对角线分布,能赋予静态画面动感。
框架式构图强化主体聚焦
窗框、拱门、树枝这些遮挡物反而能成为构图利器?这就是框架式构图的妙处,用前景元素自然形成画框,既突出主体又增加层次感,古建筑拍摄中,常利用门洞框住远处的塔楼;树林人像可用枝叶在画面边缘形成自然相框,但要注意框架不宜过密,就像给金鱼缸加盖子,既要透气又要防跳,框架与主体的明暗对比或虚实对比,能产生戏剧性的视觉效果。
对称构图营造形式美感
绝对对称会不会显得死板?这取决于拍摄场景的特性,建筑摄影中,完全对称的宫殿立面能体现庄严感;水面倒影形成的轴对称,则赋予画面超现实韵味,手机拍摄时开启网格线辅助对齐,注意水平线必须绝对平直——稍有倾斜就会像歪戴的帽子般滑稽,特殊情况下可故意打破对称,比如对称构图中出现一个行走的路人,反而能成为点睛之笔。
留白构图传递意境空间
画面塞得太满会怎样?就像拥挤的地铁车厢,让人喘不过气,留白构图通过大面积空白营造意境,适合表现孤独、宁静等情绪,雪地中单独的一棵树,雾霭里若隐若现的孤舟,都需要至少60%的留白空间,注意留白部分要有细腻质感,纯色背景需配合光影变化,拍摄飞鸟时,在鸟儿飞行方向预留更多空间,仿佛给视线留出呼吸的余地,这种减法艺术,往往比堆砌元素更有力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