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楼的相机为什么偏爱中画幅机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推开任何一家专业影楼的门,十有八九会看到摄影师手里端着个"方盒子"——中画幅相机,这种比全画幅还大一圈的传感器,就像裁缝铺里的老式缝纫机,看着笨重却藏着真功夫,去年帮朋友拍婚纱照时就深有体会,当新人礼服上的蕾丝花纹需要放大到海报尺寸时,4433画幅的5000万像素能把每根线头都交代清楚,不过也有尴尬时刻,新郎突然单膝跪地时,沉重的机身差点让我错过抓拍,这大概就是追求画质必须付出的代价。
商业拍摄为何离不开专业级单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看现在微单风头正劲,影楼里那些磨损严重的佳能5D4、尼康D850还在挑大梁,就像厨师明知道电磁炉方便,但爆炒时还得用燃气灶——这些老将的光学取景器在强光下比电子屏靠谱得多,有次拍周岁宴,现场装饰的镭射球把微单屏幕晃得一片惨白,全靠单反的光学取景器才保住成片,不过它们的反光板"咔嚓"声也确实吓哭过小朋友,这时候就得像哄孩子似的先按两张快门让宝宝适应。
人像摄影为何需要特定镜头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楼相机上挂的85mm定焦,就像理发师的剪刀套装里的牙剪,看着普通却是吃饭的家伙,上周拍形象照时,模特站在3米开外,f/1.2的光圈把背景的消防栓虚化成朦胧色块,突出面部轮廓的效果堪比修图软件里的"液化"工具,但用这支镜头拍全身照就得退到走廊上,有次差点撞翻道具架,这才明白为什么资深摄影师都建议"根据房间选镜头"。
为什么备用机比主力机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影楼器材柜里成排的相机吗?那不是炫富,就像急诊室备着除颤仪,宁可不用但不能没有,去年圣诞季跟拍时,主力机的快门突然卡死,幸好备用的同型号机身能立刻顶上,连镜头都不用换,最戏剧性的是有次拍全家福,爷爷奶奶刚摆好姿势,相机居然没电了——从此我学乖了,备用电池要比袜子还多备几双。
灯光系统如何决定相机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棚里价值十万的灯光设备,有时候反而会限制相机选择,就像高级音响必须搭配特定功放,那些支持1/8000秒同步的哈苏H系列,在拍水滴皇冠时能把频闪灯冻得像琥珀里的昆虫,但转场到自然光拍摄时,这些专业机的自动白平衡反而没有入门级微单灵敏,有次傍晚拍摄愣是把夕阳调成了惨白色,不得不现场开电脑导图调色。


 ForestBreezeJoy
 ForestBreezeJo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