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线条要打破呆板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人站着拍照像根电线杆?关键在关节的弯曲,试试将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自然前伸或交叉,膝盖微曲,手肘别紧贴身体——拿杯咖啡或撩头发时,手臂形成的三角形能让画面立刻生动,就像折叠的纸飞机比平铺的纸片更有立体感,人体也需要制造"折角"。
面部角度决定视觉重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脸对着镜头容易显脸大?下巴微收的同时,尝试将面部转向3/4侧位,这个角度能凸显鼻梁线条,有个矛盾现象:仰拍会拉长腿但显双下巴,俯拍能收下巴却压缩身高,解决办法是让摄影师站在与你胸口齐平的位置,手机镜头轻微下压15度,这个"黄金夹角"能兼顾脸型和比例。
道具互动化解镜头恐惧
手里空空就容易僵硬?拿起身边物品当"戏搭子",翻书时抓拍翻页的瞬间,举伞时让伞骨阴影落在脸上,甚至简单握杯奶茶——注意手指别绷直,像捏着易碎品似的力道最自然,观察生活里拿手机的姿势:小拇指托住手机底部,其他手指松弛弯曲,这种无意识状态反而最上镜。
动态姿势比静态更鲜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走路时的抓拍总比摆拍好看?运动产生的衣褶和发丝浮动自带故事感,可以数三二一后突然转身,让裙摆扬起;或者假装被呼唤时回眸,肩颈线条会自然拉伸,有个反常识技巧:快速移动反而容易拍清晰,因为肌肉处于自然发力状态,不信你对比慢慢抬腿和快速踢腿的照片效果。
光影位置塑造立体轮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明化了妆却拍成平面?光源位置比妆容更重要,侧光会在鼻翼另一侧投下阴影,相当于免费打了鼻影,黄昏时的逆光会让发丝镶金边,但记得用反光板补面光——没专业工具?白衬衫或A4纸也能临时充当反光物,阴天拍摄反而省心,云层就像巨型柔光箱,脸上的痘印都会被弱化。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