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能养活自己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年前影楼摄影师靠拍证件照就能月入过万,现在手机美颜功能让这个行当缩水大半,但婚礼跟拍师单日收费仍能突破3000元,关键要看能否抓住细分市场,有个学员专拍宠物葬礼,把主人与毛孩最后告别的场景拍成油画质感,客单价是普通写真的五倍,技术不值钱,稀缺的是洞察痛点的能力。
相机比手机强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算法能把夜晚P成白天,但永远拍不出单反的物理虚化,去年拍茶饮广告时,客户要求背景要有"奶油化开"的焦外,手机模拟的虚化边缘像被狗啃过,全画幅相机配合85mm镜头,在f/1.8光圈下拍出的光斑,就像透过淋雨的车窗看霓虹灯,这种立体感是算法算不出来的,不过现在90%的社交平台展示场景,手机确实够用了。
审美和技术哪个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参数党拍出精致的废片,有次帮餐厅拍菜品,学徒用三盏灯打光,每根菜叶的纹理都清晰可见,但老板说"看起来像解剖图",后来我改用台灯加硫酸纸,故意让蒸笼的热气在镜头前形成柔光,拍出"刚出锅"的热乎感,参数是死的,但筷子夹到美食时溅起的油星该怎么定格,说明书上可不会写。
摄影会被AI取代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AI能生成完美的人像,但拍不出孩子第一次走路时,父亲鞋带散开却没空系的真实,去年拍金婚纪念照,老太太突然伸手整理老伴歪掉的领带,这个动作比任何摆拍都动人,AI能模仿布光技巧,但模仿不了二十年婚姻养成的肌肉记忆,就像自动演奏钢琴永远替代不了演奏者呼吸的停顿。
新手该从哪里突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议从"固定机位连续拍摄"开始,有个学生每天在阳台拍同一棵梧桐树,坚持九个月后办了个《一棵树的四季》展览,不是非要跑遍全球才能练技术,观察力才是取景框后的核心装备,就像小区楼下早点摊,油条下锅的瞬间和婚纱裙摆扬起的弧线,本质上都是对时机的把控。


 浅梦悄然绽放
 浅梦悄然绽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