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大小如何影响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拧动镜头上的光圈环时,你是否注意到F数值越小,背景越模糊?这就像人眼聚焦——盯着近处物体时,周围环境自然变得朦胧,用F1.8拍摄咖啡杯,杯身上的水珠清晰锐利,而后方书架已化作色块;若改用F8,书本标题反而开始抢镜,但要注意,大光圈在弱光下虽能提升进光量,边缘画质却会变软,就像近视者眯眼看清了中央却模糊了四周。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拍摄飞鸟时1/1000秒的快门像瞬间凝固的冰层,羽翼纹理分毫毕现;而1/30秒拍摄瀑布则让水流变成绸缎,但手持拍摄时,为什么1/60秒以下容易拍虚?这如同端着一碗热汤走路——汤碗晃动越久,洒出来的风险越高,建议开启防抖功能时,安全快门可以放宽到1/30秒,但长焦镜头仍需更快的速度,就像用长竿挑重物更容易失衡。
ISO感光度与画面噪点的博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的夜市里把ISO调到6400,霓虹灯牌是亮了,但放大看墙面为何布满彩色斑点?这好比用劣质放大器听音乐,音量调大后电流杂音也跟着刺耳,现代相机ISO1600以内能保持相对干净的画面,但遇到必须用高感的情况,可以试试后期降噪软件,就像用细筛子过滤沙子里的碎石,虽然会损失些细节,总好过满屏噪点。
白平衡设置如何还原真实色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晨雾中的雪山拍出来泛蓝,落日里的沙滩却偏黄,相机难道不会自动纠正?其实自动白平衡常被环境光欺骗,就像戴着墨镜看世界,手动设置5500K色温时,阴天的冷调会被中和;而用2800K拍烛光晚餐,才能保留那种暖融融的氛围,遇到混合光源时,不妨对着灰卡或白纸校准,相当于给相机一副"矫正眼镜"。
对焦模式要适应不同拍摄对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追拍奔跑的宠物时,单次对焦总慢半拍?这如同用弓箭射飞盘——提前量没算准就会脱靶,切换连续对焦模式后,相机像猎犬般紧盯移动目标,但消耗电量也更快,拍摄静物时反而要关闭这个功能,否则对焦框会像没头苍蝇般乱窜,遇到低反差物体对不上焦时,试着先对准边缘棱角处,好比在光滑冰面上撒把沙子防滑。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