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想学摄影买什么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算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口袋里有多少钱,直接决定了你能买到什么样的工具,就像买菜刀,十块钱的勉强切菜,一百块的能雕花,如果预算只有两三千,别盯着全画幅流口水,二手微单或者入门级APS-C相机更实际,比如佳能200D II配个18-55mm套头,拍风景和日常完全够用,但如果你愿意多掏五千,富士XT-30的胶片模拟模式能让你少走后期调色的弯路。
别被像素数字忽悠了
两千万像素和四千万像素的差距,远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夸张,就像手机屏幕分辨率,1080P和2K在正常观看距离下根本分不清,真正影响画质的是传感器尺寸和镜头素质,尼康D3500虽然只有2400万像素,但配合35mm f/1.8定焦镜头,拍人像的虚化效果比手机一亿像素强十倍,高像素只对需要大幅打印或疯狂裁切的人有意义。
重量比参数更重要
见过太多人买了专业单反后,因为太重而放在家里吃灰,全画幅相机加24-70mm镜头的组合,相当于每天脖子上挂两瓶矿泉水,如果主要拍街头或旅行,松下GX9这类微单才是明智之选——它比一罐可乐还轻,揣在兜里随时能掏出来,去年在西湖边遇到个大爷,用奥林巴斯PEN-F拍荷花,轻便得能单手操作,这才是持续拍摄的动力。
操作逻辑决定学习曲线
有些相机菜单像迷宫,找个白平衡设置要按七次键,索尼a6000系列的菜单系统就被吐槽像解谜游戏,而佳能M50的触摸屏操作就像用智能手机,新手最好去实体店试试手感,就像买鞋不能只看尺码表,有个朋友买了台二手5D3,结果因为不会调对焦模式,拍孩子全是糊的——专业机的复杂操作反而成了绊脚石。
镜头群比机身更值得投资
相机可能三年就换代,但好镜头能用十年,富士用户为什么幸福?因为他们的XF23mm f/2镜头装在十年前X-Pro1上依然出色,如果预算有限,宁可买老款机身配好镜头,比如二手佳能6D搭配50mm f/1.8,比新款残幅机配狗头强得多,就像装修房子,先买结实家具再换家电,机身只是装镜头的"插座"而已。
(全文598字)


 Sweet甜心
 Sweet甜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