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专业好的大学,全球顶尖摄影专业大学推荐

镜头选择决定画面质感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奶油般虚化,有人却像手机随手拍?关键在于镜头,比如拍摄人像时,85mm定焦镜头能压缩背景形成梦幻光斑,但用24mm…

镜头选择决定画面质感

镜头选择决定画面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奶油般虚化,有人却像手机随手拍?关键在于镜头,比如拍摄人像时,85mm定焦镜头能压缩背景形成梦幻光斑,但用24mm广角拍特写,鼻子会被畸变拉成土豆,曾有个学生用套机镜头拍毕业作品,抱怨画面平淡,换成50mm f/1.4后,咖啡杯里晃动的倒影突然有了故事感——这就像用钢笔和圆珠笔写情书,工具本身就在传递情绪。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魔术师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魔术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瀑布拍成丝绸还是冰晶?取决于你如何"切"时间,1/1000秒能冻结飞鸟振翅的羽毛纹理,而30秒长曝光会让海浪变成雾霭,有次在夜市尝试1/30秒追焦拍自行车,前轮清晰后轮拉出残影,画面顿时有了速度线漫画感,但要注意,手持慢门时呼吸都会成为敌人,这时候就得像端着一碗满到边的热汤,连脚尖都要绷紧发力。

白平衡错误能制造惊喜

白平衡错误能制造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谁说偏色就是废片?故意把阴天白平衡用在钨丝灯环境,整个房间会泛出钴蓝色,像突然跌进深海,去年拍酒吧项目时,发现自动白平衡把霓虹灯还原成惨白色,反而手动调到2800K后,琥珀色威士忌杯沿的光晕才有了《银翼杀手》的赛博味,这就像煮火锅时往红汤里扔冰糖,看似违规的操作反而调出层次。

构图需要刻意制造不平衡

构图需要刻意制造不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铁律?试试把主体挤到边缘去,拍城市天际线时,有意识地把地标建筑压在左下角,留出大片阴云压迫的空间,观众反而会主动寻找视觉锚点,就像跷跷板,当一端几乎触地时,观者的注意力会像受重力牵引般滑向那个危险的角度,不过这种玩法需要底气,就像大厨敢在甜点上撒盐,新手容易弄巧成拙。

后期是底片的第二次曝光

为什么大师的RAW文件总像蒙着灰?那是故意保留的后期余地,见过有人把高光压到-100,阴影提到+80,原本死黑的巷子突然浮现出涂鸦细节,但过度拉扯就像给泡面加三包调料,数字噪点会像油花般浮上来,有个诀窍:调色时关掉室内灯光,屏幕亮度调到50%,这样做出的色调在手机上看才不会像过期的糖浆。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