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摄影买什么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算决定你能走多远
掏钱之前先摸口袋,这是铁律,新手常犯的错是盯着旗舰机型流口水,结果发现买完机身连三脚架都配不起,5000元预算也能玩转摄影——比如二手佳能200D配50mm f/1.8镜头,拍人像糖水片绰绰有余,见过太多人买了高价设备后吃灰,反倒不如先用手机练习构图,等明确需求再升级,省下的钱够你买十本《纽约摄影学院教材》和三次外拍车费。
传感器尺寸像饭碗大小
全画幅和APS-C的区别,就像大碗牛肉面和小碗馄饨的差距,虽然大碗吃着过瘾,但小碗也能吃饱,拍夜景时全画幅确实噪点更少,但看看富士XT-30这类APS-C相机,配合大光圈镜头照样能拍出梦幻光斑,有个学员用奥林巴斯M43拍生态微距,因为机身轻便反而比扛全幅的大叔们更容易捕捉蜻蜓振翅的瞬间,关键是想清楚:你需要的是满汉全席还是快手小炒?
操作逻辑比参数重要
参数表上的数字战争永远打不完,但真正影响体验的是按键布局,索尼a7系列对焦强悍,但触屏反应慢得像老式电阻屏;尼康Zfc的复古转盘让调整参数像玩解压玩具,可续航又成了硬伤,建议去实体店试试——就像买鞋不能只看尺码表,得实际走走看是否磨脚,遇到过用R6二代的大叔始终搞不清白平衡设置,反倒是用理光GR的妹子凭借机内预设拍出了赛博朋克风格街拍。
镜头群决定成长空间
相机机身像婚戒,镜头才是过日子,佳能RF卡口镜头死贵,但转接EF老镜头能省下一大笔;索尼E口副厂镜头多如牛毛,适马三剑客便宜又大碗,有个案例很典型:买了宾得K-3的小伙子后来发现想玩超广角时,选择居然比富士还少,与其纠结"一步到位",不如看看这个系统三年后还能给你什么选择,就像选学区房,周边配套比房子本身更重要。
(全文共628字)


 微风轻拂发丝
 微风轻拂发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