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色调灯光适合塑造氛围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想拍出温馨的晚餐或复古风格人像时,试试用2700K-3500K的暖光,这种类似烛光的橘黄色调能让画面瞬间产生故事性,就像给照片裹上一层蜂蜜,但要注意控制光线强度——过强的暖光会让肤色发黄,可以尝试用柔光罩过滤,或在后期适当降低色温,曾有学员用台灯拍静物,结果红酒瓶反光太刺眼,后来在灯前蒙了层烘焙纸,立刻得到柔和的琥珀色光晕。
冷白光更适合表现产品细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化妆品、电子产品这类需要突出质感的物品时,5600K以上的冷白光就像放大镜,它能清晰呈现玻璃瓶身的通透感或金属边缘的高光,但直接打硬光会留下生硬的阴影,建议采用"三角布光法":主光从45度角照射,两侧用反光板补光,有个卖首饰的店主曾抱怨照片总拍不出钻石切面,换成LED摄影灯带柔光箱后,每道折射光都像被尺子量过般精确。
混合光源能制造戏剧冲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电影里常出现窗外蓝光和室内暖光交织的场景?这种约20%冷调+80%暖调的搭配,会产生奇妙的视觉张力,拍人像时可以让人物站在暖光区域,背景用冷光打轮廓,皮肤立刻会像从画布里浮出来,不过要当心色温打架——有次用5500K的窗光配合3200K的补光灯,模特下巴竟出现了诡异的青紫色,后来在暖光灯前加了1/4CTO滤色片才平衡。
特殊颜色灯光要慎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些网红用的RGB彩灯看似炫酷,实际拍摄时就像调色盘打翻在脸上,除非拍摄赛博朋克主题,否则大面积彩色光会吃掉物体原本的纹理,如果非要尝试,建议把彩光作为边缘光或背景光,主体仍用正常光源照明,见过最翻车的案例是有人用全红光拍美妆教程,最后唇膏和肤色完全糊成一片,像泡在番茄酱里。
环境光会偷偷改变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有没有遇到过在试光时很完美,成片却偏绿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忽略了环境光污染,白墙会反射色温,荧光灯自带绿色倾向,甚至电脑屏幕的蓝光都会掺一脚,专业摄影师会做"光害测试":关掉所有灯光后,用灰卡拍一张,就能看出环境光的干扰程度,上次在咖啡厅拍摄时就中了招,木质桌椅把暖光反射到模特白裙上,最后不得不用黑色吸光板围出隔离区。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