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手机买哪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多大的传感器尺寸
很多人以为像素越高拍照越好,其实传感器才是决定画质的核心,就像炒菜时锅的大小比铲子数量更重要——1200万像素的一英寸传感器(如小米13 Ultra),画质轻松碾压6400万像素的千元机,实测在黄昏拍摄时,大底手机能保留更多暗部细节,而小底机型早早就出现彩色噪点,不过要注意:大传感器必然导致镜头凸起,选择时得在画质和便携性之间权衡。
长焦镜头真的用得上吗
厂商都在炫耀100倍变焦,但普通人连10倍都用不满,上周我特意用三星S23 Ultra拍演唱会:3倍变焦时画质扎实,10倍开始发糊,30倍后基本靠算法脑补,反倒是中端机的3倍光学变焦更实用,拍宠物特写、菜单文字都很稳,如果你很少拍远景,不如选主摄强的机型,把预算花在刀刃上。
计算摄影会不会失真
打开手机的夜景模式,你会发现路灯周围总有光晕——这是多帧合成算法的副作用,华为和iPhone的处理策略完全不同:前者倾向于提亮暗部,后者会保留明暗对比,拍食物时这种差异更明显,有些手机会把红烧肉P成草莓色,建议去实体店试拍对比样张,看看哪种算法风格更对你的胃口。
视频防抖该信哪些参数
看发布会时总觉得每款手机都能当稳定器用,实际边走边拍还是容易翻车,OPPO的悬浮防抖适合跑动跟拍,但裁切画面严重;苹果的电影模式运镜流畅,不过对光线要求苛刻,最近用vivo X90 Pro拍孩子足球赛,发现它的地平线矫正功能很实用,即便手机歪着拿也能输出横平竖直的画面,如果你常拍Vlog,建议重点关注广角镜头的防抖表现。
选机时别被实验室样张迷惑,带上自己的充电宝去商场实测,不同场景下切换镜头拍几十张,放大看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毕竟我们买的不是参数表,而是装在口袋里的创作工具。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