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手机哪一款最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感器尺寸决定进光量
很多人以为高像素就等于好画质,其实传感器才是关键,就像窗户越大,进屋的阳光越多,大底传感器能捕捉更多光线,比如小米13 Ultra用的一英寸IMX989,夜景拍摄时明显比普通1/2.3英寸传感器的手机纯净,但要注意,大底容易产生边缘画质衰减,拍文档时建议避开四角。
厂商算法影响成片风格
硬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品牌的调校天差地别,苹果的Smart HDR会拼命提亮阴影,适合拍逆光人像;而华为的XD Fusion则偏爱高对比度,拍食物时饱和度能馋哭小孩,有个取巧办法:用vivo的蔡司自然色拍完建筑,再套三星的Expert RAW调色,能兼顾真实与氛围感。
长焦镜头不是倍数越高越好
看到厂商宣传200倍变焦就心动?实际10倍以上基本是数码裁切,真正实用的是3-5倍光学变焦,像OPPO Find X6 Pro的暗光长焦,晚上拍月亮比某些望远镜还清楚,但要注意,超过等效100mm焦距后,手抖会放大十倍,最好找支撑物或打开声控快门。
视频防抖比参数更重要
4K 60帧看着唬人,但走路拍摄时如果防抖拉胯,画面照样晃得头晕,荣耀Magic5至臻版的鹰眼相机有个妙用:开启AI运动检测后,拍小孩追跑能自动抓拍清晰帧,不过要吐槽的是,所有手机的电子防抖都会裁剪画面,广角端会损失约15%视野。
选机时别光看DXO评分,去实体店试拍三组照片——逆光人像、夜间街景、微距花草,放大看细节是否糊成油画,没有完美的拍照手机,只有最适合你拍摄习惯的那台。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