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至尊版摄影拍摄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主摄的1亿像素解析力
按下快门时,很多人习惯性依赖自动模式,但1亿像素的真正实力需要手动解锁,在光线充足的白天,尝试切换到专业模式,强制开启高分辨率选项,你会发现路牌文字放大后依然清晰,毛衣的针织纹理分毫毕现,不过要注意,单张照片体积可能超过30MB,连拍时容易卡顿——这就像用高压锅炖汤,火候到了才出滋味,但开盖太频繁就会泄气。
长焦镜头需要稳定支撑
5倍光学变焦能拍到月亮环形山,但手持拍摄十张有九张会糊,为什么?因为等效120mm的焦距下,轻微抖动会被放大五倍,建议寻找栏杆、墙面作为支撑物,或者启用声控快门减少触碰,有个取巧办法:打开相机的九宫格参考线,让被摄物体始终保持在中央格,这样即便稍有偏移,后期裁剪也能保住核心画面。
超广角镜头要控制畸变
站在故宫角楼下想拍全建筑时,23mm超广角能轻松收纳整个画面,但屋檐曲线会变成夸张的弧形,这时候别急着后退,试试打开「建筑模式」自动校正,或者后期用Snapseed的视角工具手动拉直线条,记住一个原则:超广角适合表现空间纵深感,但画面边缘最好不要出现人脸——除非你想让朋友的鼻子变成茄子。
夜拍算法需要时间沉淀
宣称「手持夜景」的手机很多,但真正考验功力的是暗光动态场景,拍摄车流时,如果直接按下快门,算法会优先提亮暗部导致车灯过曝,这时候应该对焦在亮处长按锁定曝光,等待3秒让多帧合成充分工作,就像熬制高汤,大火煮沸后必须转小火慢炖,才能既保留细节又不失层次,遇到极端弱光时,不妨主动降低曝光补偿0.3档,反而能获得更纯净的夜空。
人像模式要善用距离提示
当镜头检测到人脸时,屏幕下方会出现白色距离标尺,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暗藏玄机:保持在1.2-2米黄金距离时,背景虚化最自然;太近会导致耳朵和头发被误判为前景,出现诡异的切割线,拍宠物时更要留意,如果猫胡子部分虚化了,试着后退半步点击屏幕重新对焦,毕竟再好的算法,也敌不过主人多花三秒调整站位。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